2014年武汉初三四月调考化学易错点分析
1、易错点一:原子结构中各粒子之间的关系不明姑百钠恁确。原子是由原子核、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在原子中存在如下关系:璀煌蒈琊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每个原子只有一个原子核,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例1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构成原子核必不可少的粒子是质子B.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C.核电荷数一定等于质子数或核外电子数D.任何原子中的质子数都等于中子数易错透视:对知识把握不准,不能确定原子的构成而错选A;没有想到有的氢原子没有中子而漏选B;原子、离子知识相混淆,认为核外电子数得失了,没有看清该题是关于原子的结构而错选C;认为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等于而漏选D。解析:原子核中不一定含有中子,如氢原子的原子核内就没有中子,只有质子,即构成原子核必不可少的粒子是质子,故A正确,B错误;在同一原子中,核电荷数一定等于质子数或核外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故C正确,D不正确
2、易错点二:元素概念的理解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即元素的种类是由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决定,不同种元素核电荷数不同,核内质子数也不同。例1下列关于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同种原子的统称叫元素B.同种元素的原子结构和质量完全相同C.元素的种类取决于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D.不同种元素的根本区别是核内质子数不同错因会诊:错选A是因为对同种元素与同类元素不能区分;对元素概念的涵义不明确而错选B;因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没有想到核外电子不稳定,在化学变化中是可变的而错选C。
3、易错点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为红色的反应中,很多同学不明白其中的反应过程,误认为是CO2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B.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CO2气体C.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盖好玻璃片后应正放在桌面上D.干冰就是二氧化碳错因会诊:错选A是因为只从现象,而没有考虑到石蕊变色的本质;因二氧化碳气体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认为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而错选B;错选D是因为只想到二冰就是二氧化碳。解析:A错的原因是:二氧化碳跟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B错的原因是:认为只有二氧化碳气体能灭火;D只有固体二氧化碳才能叫干冰,液态或气态的二氧化碳都不能叫干冰,所以只能说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C中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的大,符合题意。
4、易错点四:化合价化合价是物质构成化学的重点内容,它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分化点。很多学生在标写化合价、根据化合价求化学式以及求化合物中加点元素化合价时出现各式各样的错误。现对同学们在出现的易错题进行分析,以供同学们学习之用。例1为了防止传染病疫情发生,必须对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的地区进行环境消毒,下列有关常用的消毒剂及对应的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Cl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B.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Ca2+C.过氧化氢(H2O2)中,氧元素为-1价D.漂白精有效成份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为-1价
5、易错点五:化学实验现象要牢记同学们常将描述现象与得出的结论相混淆。在观察现象时往往只考虑变化后的现象,不考虑变化时的现象和变化前的现象,描述现象时往往以结论代替现象。现象是能看到、能感觉到的,而生成的物质是什么,是看不到的。[例1]下列对于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B.燃烧时产生黑烟,放出热量C.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明亮D.吹灭后有一股白烟冒出错因会诊:对现象和结论不能区分乱猜答案而错选B、C、D。解析:“蜡烛燃烧,放热,生成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雾”,这是描述蜡烛燃烧时的现象。若改为“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为实验结论。结论往往由现象推出,二者不可混淆。
6、易错点六: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煤的干馏就是将煤置于隔绝空气的密闭炼焦炉内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煤中有机物逐渐分解,得到气态的焦炉气、液态的煤焦油和固态的焦炭,挥发性的产物中有许多重要化学品并获脲摩喜清得重要应用。石油的分馏就是利用原油液体混合物中各种组分的沸点不同这一性质,使沸点低的先气化,沸点高的后气化,这样经过连续加热和冷凝,可以把石油分成不同沸点蒸馏产物。因此煤的干馏过程属于物理变化,而石油的分馏属于化学变化。例1下列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有()A.石油蒸馏B.煤干馏C.干冰升华D.煤燃烧错因会诊:对石油蒸馏的实质不明白,从而误认为石油蒸馏是物理变化;错选C是对干冰升华的过程不了解而造成的。解析:石油蒸馏是利用石油中各物质的沸点不同的分离,是物理变化;干冰升华是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吸收热量直接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是物理变化;煤干馏是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分解生成了其他物质,属于化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