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媚俗了吗

2025-04-18 14:39:02

1、 今天,你媚俗了吗?晚上看了“清华南都”的微博,里面说,米兰昆德描述的“媚俗”,是一个比较难以理解的概念。举例来说,草坪上有一群孩子在大笑着奔跑,人们正常的反映当然是觉得感动和温馨等等。但一个人可不可以面对这样的场面无动于衷,或者感到厌恶呢?米兰昆德认为当然是可以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大家会觉得,面对这样的场面无动于衷的人是冷血的,至少是不正常的,于是,看到小孩和草坪的场景就会表现出感动和温馨的反映,以求得那种融入人类集体的安全感,久而久之,这种反映成了一种不用经过大脑思考的条件反射,反而遮蔽了我们正常的心理感受。这样的场景在生活中有很多,亲人去世,你应当悲伤;朋友离别,也应当悲伤。而恋人出轨,你应当愤怒。这种情景和对应的情感,早就通过各种方式,同化在我们脑海中,甚至在很多情况下,遮蔽了我们的真实感受。现在,人们遇见这种场景,已经不用思考,直接从“数据库”中调用便是。并且这种情感反映如同洪水一般,完全淹没了那些对于苦难憎恨,表示愤怒,甚至表示反抗的那一部分的情感。所以这样不经过自身思考,而让自己随着群体的感情的洪流而走,就是“媚俗”。于是今天我才真正明白,为什么当初我会面对看不顺眼全院最帅的教官,却在他回去的时候感到伤感,而最终其实也没能对他产生好感的原因。因为当时我“媚俗”了。时至今日,我才渐渐学着了解自己,拷问自己。就是到了今天,我依然对自己的情绪捉摸不透。小时候我可以因为喝到很想喝的麦片而快乐一整天,现在却是看都不看一眼,究竟是麦片的味道变了,还是我的口味变刁了,抑或是我的心态发生变化了?我常常对很多事情没有太多的热情,我只是随遇而安,该做什么做什么。有时候导致我在思索,我是不是情感缺失。现在想来,原来也有不“媚俗”的原因。我不太喜欢零食,不太喜欢甜品,不太喜欢喝饮料......最喜欢吃饭。有时候去电影院看电影,影片人人称赞,我还是会觉得没有触动我的地方。会感到自己的情绪没有大的波动,总是不好也不坏,就那样。我坐公车的时候,也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要给人让座?是的,小孩、孕妇、老人、残疾人等行动不便,我当然会让座。可是为什么有些中年人我也要让座呢?他们虽然比我年纪大,但是他们没有弱势的地方啊,我遇到我觉得需要让座的人我自然会让座。为什么看起来精力充沛的中年大妈,我也要让座?而且道德比自己让座了,还要强迫我让座,我没有自觉主动让座我就十恶不赦了吗?我常常晕车,每当坐公车回校的时候,因为前面走了不少路也想好好休息(有时候还遇上生理痛),每当我好不容易看到有人下车让了个座,旁边的大叔没有坐上去,我想坐,却硬生生挨到了目的地。为什么呢?因为旁边的女孩子也没有坐,我坐的话,那瞬间肯定要天人交战,战胜“媚俗”心理。我真怕有人用眼神或者内心无言评价我“真不懂事”。现在会时不时看到新闻说公车上老人倚老卖老,不让座就谩骂,甚至是殴打他人。不管对方是小孩还是少女。为什么一个传统美德会演变得如此不是滋味?我们交了钱上公车难道还没有权利在有座位后享受休息一下的权利吗?如果是这样的道理,那就应该把它写入法律,人人遵守。看过那个视频吗?关于争论“男女谁比较弱势的”,我不好评价,但是大街上要真有女人殴打男人,试问又有多少人会站出来主持公道?装着端着对这个世界的喜爱以期融入人类这个大集体,无可厚非。但人毕竟是人,会有自己的判断和思考才能真正成为“人”。愿大家不要机械地做“媚俗”的人,而批判之前,请多加思考。这是一个多元的社会,这是一个融合的时代,我们要知道什么才真的叫“求同存异”。很多人和我们不一样,我们也和很多人不一样。如果别人做的事你看不惯,若非真的太过分离谱,那么人家自己活自己的,又碍你什么事了。先做好自己,才能批评别人。不过人无完人,我们要善意的揣测,对方只是不够“媚俗”罢了,没有罪过。说到这里,请问今天你媚俗了吗?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相关推荐
  • 阅读量:50
  • 阅读量:53
  • 阅读量:65
  • 阅读量:87
  • 阅读量:85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