惶恐的意义和作用
1、恐惧不安的样子。也作「惶恐」。《北史·卷二二·长孙嵩传》:「容貌魁伟,音声如钟,大为鲜卑语,遣人传译以答问。客惶恐不敢仰视。」【近义词】:恐忧(2)惭愧。亦用以表示谦逊。元·范康《竹叶舟·楔子》:「自谓功名唾手可拾,岂知累科下第,惶恐难归。」
2、恐惧,惊慌。《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建为郎中令,书奏事,事下,建读之,曰:‘误书!马者与尾当五,今乃四,不足一。上谴死矣!’甚惶恐。”《北史·长孙俭传秋舄诫腓》:“客人惶恐不敢仰视。”沙汀《凶手》:“当那青年走近他时,一种惶恐的颤栗,便又立刻通过他全身了。”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50
阅读量:51
阅读量:27
阅读量:52
阅读量: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