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无日常控制排尿时间表

2025-03-20 02:47:10

没有。

排尿(micturition) 尿在肾脏生成后经输尿管而暂贮于膀胱中,贮到一定量后,一次地通过尿道排出体外的过程。排尿是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复杂反射活动。

输尿管主要由平滑肌组成,能作蠕动运动,从肾盂向下传布。蠕动波每分钟约发生1~5次,每次历时约7秒,每秒约前进3厘米。随着蠕动波的进行,可将尿液喷入膀胱。输尿管的下端斜着穿入膀胱三角区的两侧。当蠕动波到达时,即引起入口的开放。

但膀胱接受尿液而膨胀时,却使入口处受压而关闭,这样就阻止了膀胱内尿液倒流。关于输尿管蠕动波产生的原因,以往曾认为是肾盏和肾盂充满尿液而被动地扩张后所引起的。

但现在认为,输尿管平滑肌同心肌和胃肠平滑肌一样,也有起步点,能自发地产生动作电位,从而引起输尿管的蠕动。人体输尿管的起步点细胞,位于肾小盏及其附着于肾实质的部分。肾小盏的积尿可影响起步点细胞的活动,但对其动作电位的产生并不是必要的。

有无日常控制排尿时间表

排尿反射:

引起排尿的原发性刺激是由于膀胱扩张,使膀胱壁的张力增加,牵拉了膀胱壁内的牵张感受器产生充胀感觉。随着尿量增加,牵张感受器所受的牵拉张力越大,充胀感觉越强。此外,由于膀胱的过度膨胀和收缩还会刺激膀胱的痛觉末梢引起痛觉。

排尿的基本反射中枢位于脊髓,由两个相联系的反射活动所组成。一是盆神经传入膀胱充胀的感觉冲动,到达脊髓骶2~4段侧柱的排尿中枢。

经盆神经传出,引起逼尿肌收缩与尿道内括约肌松弛,后尿道放宽,阻力减小,尿液被压入后尿道。二是当尿液进入后尿道,刺激其中的感受器,经盆神经传入脊髓排尿中枢,抑制骶2~4段前角细胞,减少阴部神经的紧张性传出冲动而使尿道外括约肌松弛,于是尿液被迫驱出。

在脊髓下位横截之后,开始时逼尿肌松弛,膀胱无紧张性,排尿反射消失,引起尿潴留。只要脊髓骶段中枢及其与膀胱和尿道的神经联系完整,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不但恢复排尿反射,而且出现尿频。膀胱内只要有150毫升左右的尿即可引起排尿。

但是不能排空,这样的患者既无“尿意”,也不能随意控制排尿,称为尿失禁。可见,膀胱的大量贮尿与完全排空,“尿意”与排尿的随意控制,都需要有脑的高级中枢参与。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 排尿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