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双语教育的几大误区
让孩子说一口流利的外语成为教育工作的一项任务,也成为早期教育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但很多家长在该不该教、怎样教的问题上走进误区,其结果是轻则收效甚微,重则延误孩子的一生。
误区
1、误区一:宝宝太小,先学会母语就行。实际上,两种语言的学习对孩子来说并不冲突,相反,如果将二者排列顺序先后学习,则会失去学习和记忆的关键时期,让失去学习一门语言的最佳时期,而这样的损失是以后多年努力也挽回不来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从小学到高中的英语总是学不好的一个原因。科学研究表明,0-6岁是婴幼儿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和快速期,此时宝宝的记忆绝大部分使用的是右脑,而人的右脑的记忆容量是左脑的100万倍。因此,学习知识于他们而言没有难易之分,更不是成人眼里的负担。他们就像强力的吸水海绵,快乐地接受着周围的一切水分。因此,双语的学习不但能刺激发音器官的发育,更能刺激大脑细胞的活动和发育。使他们的大脑更灵活,更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
2、误区二:生搬硬套学校式教学。学校式教育的严肃、严谨等对宝宝来说无疑是种桎梏,它禁锢了宝宝活泼好动的天性,也削弱了宝宝对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家长让孩子正襟危坐认字母、读单词,强迫孩子接受,不但会破坏亲自关系,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对入园、入校产生恐惧,在幼小的心灵造成严重的伤害。专家强调,了解宝宝记忆的特点,符合宝宝身心发育规律的教育才是对宝宝最好的教育方式。研究表明,婴幼儿记忆偏重于形象记忆,以无意识和机械性为主。因此,温情的亲子互动,快乐的游戏,生活化、趣味化的教育方式才是最适合宝宝的,也是最好的。
3、误区三:比起过程更看重结果。任何结果都是一种展示,但是如果急于求成,过于强调结果,抑制孩子本身学习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反而会适得其反,结果是孩子不听话,厌恶学习,智力水平和大脑的发育都受到严重的影响。早期的双语教育更看重的是开启孩子对语言的兴趣,引导孩子积极学习和思考,形成母语或英语的直接反应,感受不同语言的乐趣,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大脑的发育和智力水平的提升正是在各种互动游戏中完成的,而这正是进行双语教育的最大收获。家长应抱着“只求耕耘,不问收获”的态度对待孩子的双语教育,用鼓励和支持推动孩子前进的脚步。
4、误区四:学英语的时候认真教,其他时间无所谓。如何让英语成为孩子的第二种母语,如何让孩子的双语教育真正实现最大价值,关键是贵在坚持并努力创设良好的英语环境。但这也是很多父母无法做到或忽视的一点。瑞典心理学家皮亚杰建构论表明,幼儿是在与外界客观环境进行交互作用中得到发展,良好的环境是幼儿认识产生的源泉和发展语言的基础,因此把英语融入自然生活环境是十分必要的。孩子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习并有机会用于生活,才能真正的学会英语,成为快乐的双语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