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晚上老是蹬被子,怎么办
1、被子过厚、过重,会使宝宝感到闷热、出汗踢被,加重醒后疲劳感和患感冒的几率,还会压迫胸部,影响宝宝的正常呼吸,导致睡眠质量直线下降。此外布料的材质让宝宝感觉到与身体的接触不舒服,衣服穿得太多,也会引起宝宝的不适。所以宝宝在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不爽时,只能靠各种弹腾来表达了。方法:减少睡眠负担。无论是穿衣还是盖被都要给宝宝选用透气性、柔软性、吸气性好的布料。被子不要盖得太厚,衣服也不要穿得太多,尽可能让宝宝在轻松、舒适的环境下入睡,不要有太多的束缚。 此外家长可以通过摸宝宝上背脖颈处(这个地方的体温最能代表宝宝的真实体温)的体温来判断宝宝的冷热。如果黏黏地有些出汗就说明你给宝宝盖的太多了。
2、宝宝正处于发育过程中,神经系统还发育不全,如果睡前神经受到干硕浞苜埘扰(比如:宝宝白天受到惊吓,看见什么害炼祠已彭怕的东西,或是从高处摔下来了,见到陌生的人哭闹不安,睡前玩了过于兴奋的游戏),易延长脑皮质的兴奋状态,导致宝宝容易出现入睡难,睡眠过程中易踢被、频繁翻身,甚至哭闹的现象。方法:消除兴奋因子。简单来说就是在宝宝入睡前不要做容易让宝宝兴奋的事儿。不要过分逗引宝宝,不要玩太兴奋的游戏,不要吓唬宝宝,更不要让宝宝看剧情刺激的动画片。当宝宝踢被子时,家长最好握着宝宝的小手,或是摸着宝宝的小腿,让宝宝感到安全,从而可以放轻松入睡。 此外要有意识地为宝宝营造睡觉前的暗示动作:告诉宝宝洗完澡、关完灯、环境变的安静时,你就该睡觉了。
3、宝宝踢被子还有可能是因为有某些疾病。如宝宝内热、佝偻病、蛲虫傍猓鲡凶病、发热、小儿肺炎、出麻疹、肠套叠、肠绞痛等,这樱厮吞簌些都会干扰到宝宝睡眠。如果确定是因疾病导致宝宝睡觉不老实踢被子的话,还会伴有易哭闹的明显症状,而且是每天晚上都有类似的症状。方法: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定期给宝宝驱虫、体检,一发现异常应遵医嘱及时治疗。 一般3岁以前的宝宝肚子疼可能是肠套叠、小婴儿肠绞痛、肠道感染等导致;而3岁以上的宝宝多数是胃肠生长痛(即生理性腹痛),但也有可能是肠虫症、阑尾炎、肠胃炎等疾病。家长最好及时带宝宝就医由医生做出专业的判断。 除此之外宝宝夜晚睡眠不安,肚子疼多是由于家长喂养不当导致的,所以家长不要让宝宝睡前吃得过饱。
4、对于同时伴有多动、坏脾气、适应性差和生活无规律等特点的“踢被”宝宝,就可能是因为感觉统合失调,大脑对睡眠和被子的感觉不准确而造成的。方法:做一些有效的心智运动来“告诉”宝宝的大脑,让他发出正确的睡眠指挥信号。这个就比较麻烦一些了。就需要在每晚睡觉前,指导宝宝进行爬地推球15-20分钟,然后让宝宝进行两足交替、单足跳、双足直向跳、双足横向跳等多种行走方式的交替训练,时间在20分钟以上,可以借助专门的脚步训练器进行。 只要坚持引导宝宝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大收获——你会发现,宝宝不仅不蹬被子了,而且多动、坏脾气、适应性差和生活无规律的现象也逐渐消失了。
5、如果把头蒙在被子里,或把手放在胸前睡觉,宝宝会因为喘不上气来而踢被子。方法:要让宝宝从小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这点各位家长就要辛苦一点了,夜里要不时地留意宝宝的睡姿,以便纠正。
6、在采取防踢被措施前,家长首先要明确宝宝踢被的原因,以免掩盖真实情况,延误最佳治疗时机。除了以上五条原因,宝宝晚上憋尿,也极有可能踢被子。不过,小康君建议各位家长在宝宝一岁半到两岁左右的时候再锻炼宝宝自主排便排尿。要知道,好睡眠更有助于小宝宝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