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订立时应注意的法律问题
劳动合同莳洙橄膺订立时应注意的法律问题 摘要:劳动合同亦称劳动契约,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依法协商达成的规范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的法律形式。劳动合同除了具有合同的共同特征以外,还有自己独有的一些特征。那么,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应注意哪些法律问题呢? 劳动合同独有的特征: (1)劳动合同的主体具有特定性.一方是劳动者,即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另一方通常为用人单位即具有使用劳动能力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企业组织﹑事业组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双方在实现劳动合同的过程中具有支配与被支配﹑领导与服从的从属关系。 (2)劳动合同的内容具有劳动权利义务的统一性和相对性.没有只享有劳动权利而不履行劳动义务的,也没有只履行劳动义务而不享有劳动权利的.一方的权利就是另一方的义务。 (3)劳动合同客体具有单一性,即劳动行为。 (4)劳动合同具有诺成﹑有偿﹑双务合同的特点。 (5)劳动合同往往涉及第三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二. 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循的原则 《劳动合同法解释》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效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1、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循两个原则:合法原则和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所谓合法,就是依法订立劳动合同,订立劳动合同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依法订立劳动合同,必须符合三项要求:(1)当事人必须具备合法资格。作为用人单位,应是依法成立的企业、民营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作为劳动者,必须具备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凡年满16周岁、初中文化程度、身体健康的中国人、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均是有鉴订劳动合同的资格。(2)劳动合同内容合法,即劳动合同的各项条款,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3)劳动合同形式合法,劳动合同以书面订立,方为合法。虽然在实践中,有些企业与劳动者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在事实上已形成了事实上的劳动关系。事实上的劳动关系也受法律的保护,其合法权益也受到法律保护。 平等自愿、协商一致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法律地位平等,双方在平等身份的基础上就劳动合同的各项条款进行协商,取得一致意见,任何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任何第三者也不得对其订立劳动合同进行非法干涉。 2、劳动合同内容。 劳动合同内容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达成的劳动权利义务的个体规定,具体表现为合同条款。《劳动法》第19条规定:“劳动合同应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具备以下条款:(一)劳动合同期限;(二)工作内容;(三)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四)劳动报酬;(五)劳动纪律;(六)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七)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要条款外,当事人可以协商约定其他内容。根据这一规定,劳动合同内容可分法定内容和商定内容两部分。法定内容是指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的,劳动合同当事人必须遵照执行的内容,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时,必须规定下列法定内容:(1)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2)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保护是为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所采取的各项保护措施;劳动条件是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劳动安全卫生标准的工作环境。(3)劳动待遇,主要包括工资、保险、福利等。劳动合同中的法定内容是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的,但是双方当事人可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协商具体执行办法。 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签约单位的合法性 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仔细察看企业是否经过工商部门登记以及企业注册的有效期限。否则,所签订的劳动合同是一份无效合同。劳动合同应依法订立只有主体合法、内容合法、形式合法、程序合法的劳动合同才能产生法律效力。不合法的劳动合同,属于无效合同,不受法律承认和保护。 合同双方地位的平等性 在劳动合同订立的过程中,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只有做到地位平等,才能使所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公正性。 合同的订立必须采取书面形式 劳动合同都有一定的期限,而且劳动关系非常复杂,涉及诸多内容。采取书面形式使权利义务明确具体,有利于合同的履行。一旦发生争议,也有据可查,便于争议的解决。 合同的具体性 劳动合同字句要准确、清楚、完整、明白易懂,不能用缩写、替代或含糊的文字表达,否则就可能在劳动执行过程中产生误解或曲解,从而带来不必要的争议,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造成损失,也为合同争议的处理带来困难。 商定内容是指劳动合同法事人双方协商规定的内容,商定内容分为必要内容和补充内容,必要内容是指劳动合同必须具备的内容,缺少了劳动合同就不能成立,例如劳动合同是否规定试用期,是否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以及用人单位是否向劳动者提供住房等。不管是必要内容还是补充内容,都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否则该条款一律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