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运用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中
除了以朗朗上口的儿歌、有趣的情境表演等方式引导幼儿探究穿脱、折叠衣物的方法,了解喝水的重要性,体验与同伴友好相处的快乐等,更多的是为幼儿提供在真实的情珥许枳做景中自己动手练习,来获取成功。
如:小班的孩子在学习自理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吃饭时满地饭粒、洗手时弄湿衣袖等,此时老师不是急于求成,不是因孩子做不好而包办代替,剥夺孩子的自主发展权,而是通过不同的形式开展实景练习、个别引导等,让孩子反复实践,慢慢习得,从而积累生活的经验。
会自理的孩子是做出来的,不会自理的孩子是宠出来的。因此,要正确认识生活教育,把握好孩子的年龄特点,注重日常生活中生活环境、孩子动手实践环境的创设,促进每个孩子身心的和谐发展。
理论核心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
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可见,“生活即教育”的基本含义:“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
“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