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出外便侍公卿,人门便侍奉父兄,有丧事,不敢不勉力去办,不被酒所困扰,这些事我做到了哪些呢?”
语出先秦孔子《舅端魍蒗论语·子罕》 原句是,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注释:出:出仕朝廷。事:奉事。公卿即公卿大夫,指朝廷官员。入:居家。丧事不敢不勉:对于丧事不敢不勉力以从礼也,此处的“丧事”,或是居丧,或是助丧,都当勉力尽礼。困:乱也。何有于我哉:除此之外我还有什么呢。有何,有什么。
扩展资料
孔子在本章中这几句话实际上是对自我修养所提出的具体要求。所谓“出则事公卿”,即在外为政就得尽职守,做个称职的官员,这是“忠”的体现。其实,对于现代人而言,不管你是为官也好,还是公司里的职员也罢,最重要的也是尽职守。
“认则事父兄”说的是在家就得尽心尽力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这是“孝”的体现。正所谓,百善孝为先。孝悌本就是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对于个人来说则是立足于这个社会的根本。人能够孝顺父母、友爱兄姊,那他就拥有着一颗善良仁慈的心,这样才能扩而充之,仁爱天下之人。
“丧事不敢不勉”即参加丧葬之事要尽心竭力,尽量做得周到细致,这是“敬”的体现。生老病死本是人生大事,孔子在此处用',不敢不”,就足以证明了他对丧葬之事的敬畏之心。孔子对于生死的敬畏,就是他为人处世的态度。
因为这种敬畏,让他时刻都保持着谨慎,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因此,只要有他参加的丧事,他肯定会尽心竭力,在态度上表现地十分恭敬。在他看来,这既是对死者的恭敬与缅怀,也是在给生者作出表率,更表现出了他对生命的热爱与虔诚。
“不为酒困”即不沉湎于酒精,这是“慎”的表现。有时为了某些礼节上的来往,可以适量饮用酒水,这是比较正常的事情,也不会生出什么乱子。但若过于沉湎于酒精,不但会给人们的身体造成危害,甚至还会因此而酿成大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