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帝国攻略
1、每辆坦克都拥有自己的特殊技能,发动技能将会对整个战局产生相当大的影响。每辆坦克有三个技能,其中普通攻击技能一个,主动攻击技能一个,被动技能一个。每个技能升级时消耗一定数量指定的道具,使用该道具后根据一定概率会有两种结果:技能升级成功、技能升级失败但熟练度增加。技能升级失败时会提升该技能的熟练度,熟练度越高升级技能时升级成功率越高,所有技能的熟练度在每日0点会自动归零,当技能升级成功后该技能的熟练度也会自动归零。
2、战斗双方的阵型均为2*4大小各有8格组成,双方各自有4行,分为前排和后排。每一行的坦克在攻击时会首先攻击当前所在行前排的敌人,当该目标消失后,优先攻击与其相邻的前排敌人,若有两行均与其相邻,则优先攻击上方的;当敌方前排目标均被消灭后,开始攻击后排敌人。每辆坦克都拥有自己的特殊技能,发动技能将会对整个战局产生相当大的影响。每辆坦克有三个技能,其中普通攻击技能一个,主动攻击技能一个,被动技能一个。每个技能升级时消耗一定数量指定的道具,使用该道具后根据一定概率会有两种结果:技能升级成功、技能升级失败但熟练度增加。技能升级失败时会提升该技能的熟练度,熟练度越高升级技能时升级成功率越高,所有技能的熟练度在每日0点会自动归零,当技能升级成功后该技能的熟练度也会自动归零。轮到某坦克行动时有概率触发技能,触发概率受技能数据决定。触发技能后根据技能类型等属性进行处理。如果坦克受到大于HP的伤害时,该战舰则判定死亡。
3、玩家可对每辆坦克进行训练,训练可提升4项基本属性(生命、专属的穿甲或爆破攻击力、穿甲防御、爆破防御),训练消耗训练弹药和钻石,条件未满足时无法训练。每辆坦克都可以进行训练,与其是否处于出战状态无关。训练分为普通训练、加强训练和魔鬼训练三种,分别有各自的消耗和随机等参数。训练时会同时改变4项基本属性的加成效果,每个属性的随机是独立的,每个属性均可能在原基础上增加或减少。单次训练完成后玩家可选择是否保存训练结果,保存则原有训练属性被当前训练属性覆盖
4、战役推图型:3单点 + 1全体 + 2前排 + 2后排 + 1随机由于这套阵容单点比较多,所以非常适合推图,尤其是普通模式的BOSS关卡和精英模式。缺点也是单点多造成的残局处理效率低下,有可能无法及时清场。提醒下随机尽可能选择随机2体,如果没有3体也可以接受。竞技场爬榜型:3后排 + 2单点 + 1竖排 + 1全体 + 1随机后排多的有点就是一旦出了技能暴,对方主力很容易致残,然后一个全体收残血人头,基本无解。缺点是比较依赖爆发强的坦克,毕竟如果不爆,胜算不会太高,而且全体攻击的特点是技能等级必须足够高才有一定的威慑力。不喜欢竖排的玩家可以再换为随机,尽量选择2-3体的黄金搭配。平衡型:2前排+2后排+3随机+1单点优点稳定,基本上能把战斗力比较客观的打出来。缺点也是过于稳定,导致爆发力不够强,打不过的话基本就是打不过了,想靠脸多打几次也没太有必要。。。
5、前后排经典车型E-50及其派生车型最先要介绍的就是游戏中几乎人手一辆、保有量之大堪比69式的明星车型——E-50。之所以最先介菖霁活裱绍这辆车,并非因为它最强或最帅,而是因为E-50是战车中的经典。在介绍它的过程中,同时能够将前后排流派的重要战车都对比分析为大家所熟知的“虎式”坦克是二战中最著名、最具有传奇色彩的战车之一,而E-50的设计初衷就是用于取代“黑豹”和“虎”式。作为身负下一代“无敌坦克”重任的E-50重50-60吨,车体是在黑豹G型的基础上加长,其实际大小已与虎王同级,同时仍采用和黑豹2型一样的88mm/L71火炮,因此而产生的视觉反差,往往使人感觉E-50炮塔偏小。E-50的综合防弹能力比黑豹F提高了50%左右。游戏中,【E-50】[伦徳施泰德](35%穿甲攻击力,9%暴击,12%命中;生命18.5%,穿甲防御力14.5%,爆破防御力6.5%;速度148),是一款以攻击为主,暴击为辅,重视命中,综合输出性能良好,定位清晰的后排穿甲攻击中坦。E-75是德国二战E系列坦克计划中的的两种标准战车,E-75与E-50车体外形几乎一样,而炮塔外形则类似于虎王,此外,E-75与E-50的悬挂系统,装甲厚度和重量不同。但游戏中的【E-75】机动性差(速度106);生存属性较多,导致定位不够明确;尤其是原配将领与E-50重复。因此,在E-50成为标配的情况下,E-75罕见登场。E-50的对应车型是【261工程自行火炮】[华西列夫斯基](19%爆破攻击力,12%暴击,8%命中;生命38.5%,闪避5%,双防6.5%;速度128),则是一款与E-50完全互补的后排爆破攻击火炮,具有较高的暴击和爆破攻击力,并有较好的命中,输出性能均衡,同时具有相对较好的生存能力。如果E-50作为后排流(除活动坦克之外的)的主力DPS的话,261是非常理想的辅助DPS。而【FV3805】[艾恩塞德](15%命中;闪避33%,韧性12%,生命22.5%,双防6.5%;速度127)定位非常清晰,是一款能够作为闪T来配合E-50执行后排攻击任务的,高闪避和高韧性可以有效降低被击中和被暴击的概率,较高的命中能够保证输出的有效性,利于补刀。与E-50对称性最高的是前排爆破火炮【212工程自行火炮】[铁木辛哥](30%爆破攻击力,5%暴击,15%命中;生命20.5%,闪避8%,穿甲防御力10.5%,爆破防御力6.5%,速度127)。但是其原配将领铁木辛哥的前三个晋升属性均为生存能力加成,致使212趋向于中庸化,与E-50存在5%攻击力和4%暴击的明显差距,若承担主力DPS则显得乏力,因此212逐渐沦为与261定位类似、攻防并重的辅助DPS。有所不同的是,261偏重暴击,而212则偏重攻击力,输出较为平稳。在速度方面,212仍以1点之差落后于261。类似的,212也有姊妹车型【268工程反坦克炮】[铁木辛哥](10%暴击,20%命中;生命25.5%,闪避8%,穿甲防御力25.5%,爆破防御力6.5%;速度166)。考虑到暴击、命中及速度等方面天赋,268也具备成长为DPS的潜质,但同样受到原配将领铁木辛哥的影响,268仅凭10%的暴击,仍无法有力地承担起前排主力DPS的重任。因此,很多走前排路线的玩家将同属于苏联的华西列夫斯基。华西列夫斯基被誉为苏联陆军三驾马车(朱可夫,科涅夫,罗斯科夫斯基)外最具有才华的将领,凭借他的暴力输出属性(暴击12%,命中8%,爆破攻击力4%),在后排流中只能屈居辅助DPS地位的261就足以与前排流的主力DPS选项212/268一较长短。【268工程反坦克炮】在[华西列夫斯基]的胯下就显出了不凡的优势(22%暴击,4%爆破攻击力,28%命中;生命13.5%,穿甲防御力21.5%,爆破防御力6.5%),唯一缺憾就是损失了原配将领对其主动技能“横向打击”8.4%的加成。22%的暴击概率与28%的命中加成,可使华西列夫斯基驾驶的268基本能够做到释放主动技能时弹无虚发且可能出现暴击的次数较多。因此,华西列夫斯基已成为前排流配备268的首选,成为战车史上,小三凭借真爱挤走原配的一段佳话。如果说212是与E-50对称性最高的战车,那么【查狄伦25t】[塔西尼](35%穿甲攻击力,8%暴击,9%命中;生命30.5%,双防6.5%;速度147),则是与E-50相似度最高的一款战车,堪称“前排版的E-50”。从数据可以看出,查狄伦25t同样拥有综合全面输出性能,甚至在担纲前排流主力DPS方面,较之华西驾驶的268亦不遑多让。然而,对比可知,仅就对DPS最为关键的输出性能一项来说,无门槛的E-50竟然还以1%的暴击和3%的命中力压V9才能拥有的查狄伦25t,并且速度还略胜“1”筹。E-50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一斑。从实战来看,就连王座、皇朝两个大帮派的宗师巨匠也仍把E-50(或其前排同款查狄伦25t)保留在主力阵容之中,可见E-50的优秀输出性能已得到业内的普遍认可。此外,E-50还有另一项巨大优势——它是最容易获得的战车。这方面,E-50面对69式亦不遑多让,它没有V级门槛,专属零件易刷,还能够通过充值活动获得战车及原配将领伦徳施泰德,如果钻石多当然还可以在黑市上直接购买……说了这么多,核心并不是为了推荐已经人手一辆的E-50,而是希望通过主力车型个体性能否和搭配组合的比较,进一步对比和分析“前排流”与“后排流”的优劣,为大家取舍阵容提供更为明确的依据。
6、前排流与后排流对比分析前排流与后排流同属于“定点四”阵容类型,是指将主动技能为定向攻击敌军前巡綮碣褂或后一横排上所有战州榨丘醌车的战车作为主力DPS(一般也作为起手,布置在最前面几位)的阵容。当前排全部被歼灭时,后排即为前排;当后排全部被歼灭时,前排亦为后排。同时,在阵容选择和阵型的排列上都具有高度相似性,因此,将两种流派主要的特色战车进行对比,能够明显地看出两者的差异和优劣。1.防御加成属性的反作用因素如前所述,双防是垃圾技能。前后排的战车针对爆破防御力没有加成,而多有穿甲防御力额外加成,例如:E-50(14.5%)、212(10.5%)、268[华西](21.5%)。而FV3805强悍的生存能力并不依靠防御力,查狄伦25t、261也并没有额外的防御力加成。可以看到,具有穿甲防御力加成的前排战车数量和幅度较后排战车为高。前排战车的防御力加成多,反过来就压缩了其他性能的空间。这种属性的差异将会体现在战斗力数值上,并且由于是按比例加成,可能约到后期,其效果越为凸显。因此,从属性含金量的整体水平来看,后排战车优于前排战车。2.暴击概率和伤害的影响因素由于268[华西]非原配将领的影响,在释放主动技能时,无法得到原配将领对“横向打击”8.4%的伤害加成,从而会减弱攻击伤害,进而对暴击伤害形成一定影响。技能攻击加成(S)=主动技能攻击加成(%)+将领晋升提供的技能攻击加成(%)带入公式计算后,采用华西对268暴击伤害造成的衰减影响不会大于8.4%,相比于12%的暴击概率和4%爆破攻击力加成,268任命华西绝对优于原配是显而易见的。综上所述,在暴击方面,前排流领先于后排流。3.侧重性能差异的影响前文讲过,重视先下手为强的前排流对整体机动性能要求较高;而采取后发制人的后排流可以不必过分强求先手,但如此就意味着对生存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游戏对不同流派战车的设定也能够体现这个观点:速度方面,25t(147)、268(166)、212(127)组合的整体速度水平优于E-50(148)、261(128)、FV3805(127)组合。在生存能力方面,E-50(生命18.5%,穿甲防御力14.5%,爆破防御力6.5%),生存能力处于一般水平;261(生命38.5%,闪避5%,双防6.5%),生命值高,略带闪避,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FV3805(闪避33%,韧性12%,生命22.5%,双防6.5%),具有被命中概率低、命中后暴击概率低、暴击后暴击伤害低、伤害后对生命比例的影响小等一系列保障。反观前排战车,查狄伦25t(生命30.5%,双防6.5%),生存能力一般;268(生命13.5%,穿甲防御力21.5%,爆破防御力6.5%),生存能力偏低;212(生命20.5%,闪避8%,穿甲防御力10.5%,爆破防御力6.5%),生存能力较强。前后排流的战车大体上都符合战术思想的定位。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生存能力是个体影响因子,分别体现在单独的战车上;而速度却是整体影响因子,机动性能体现在团队整体总和之上。因此,选择速度偏低的212将会拉低整体机动水平,从而使丧失先手的可能性增大。因此,在分别所侧重的性能方面,前排流的要求更苛刻,更加难以达成。4.战术特点对阵容选择范围的影响需要专门指出的是,本节是以“阵容选择相同”为前提之一展开分析的。如果将分析范围扩大到整体阵容来分析,则前排流若想保持先手优势,则必须在选车时将“速度”这一独立指标作为一个重要因素进行优先考虑,往往需要在“速度”和其他性能之间做权衡取舍;而后排流的可选范围则要大得多,势必会带来其他性能方面的优势。在阵容选择范围方面,后排流相对宽松。5.易获得性的差异主力战车的易获得性也是考虑阵容和车辆选择的重要因素。因为是否能够使车辆快速进阶,不仅涉及各项属性的跨越式上升,还关系到主动技能的释放,对攻击的连贯和效率具有极大影响。因此,获得难度较低的流派一般能够首先占有优势,并得以保持相当时期。前排战车:212专属零件(精英第4/13章、普通第8/16章),V6可通过高级万能零件合成,可购买V7礼包获得1辆及铁木辛哥。查狄伦25t专属零件(精英第7/10/18章、普通第11章),V9可通过高级万能零件合成。268专属零件(精英第8/15章、普通第12/19章),V10可通过高级万能零件合成。后排战车:E-50专属零件(精英第2/10/17章、普通第6/14章),高级万能零件合成无V级门槛,可通过充值活动获得。261专属零件(精英第7/14章、普通第11/17章),V8可通过高级万能零件合成,可购买V9礼包获赠1辆及华西列夫斯基。FV3805专属零件(精英第4/13/20章、普通第8/16章),高级万能零件合成无V级门槛。E-75专属零件(精英第4/12/20章、普通第8/15章),V7可通过高级万能零件合成。从开启高级万能零件合成来说,后排所需VIP等级均低于前排所需;从专属零件产出来说,产出前排车辆的关卡难度较低、数量较多,产出后排车辆的关卡难度较高、数量较少;从其他获得途径来看,前排212、后排261分别可通过购买VIP礼包获得,261的V9礼包比212的V7礼包贵17000钻;此外,E-50和伦徳施泰德可以通过每月一次的充值活动兑换。因此,从易获得性的综合比较来看,后排流优于前排流,并往往会在持久战中形成大幅领先优势。6.大背景下的动态比较在阵容未成熟期,敌我双方战车尚未达到大部分红色,此时考虑到橙色坦克普通攻击首先打击前排的设定,与设定攻击顺序一致的前排流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且强力的前排流能够快速击杀对方前排有生力量,从而有效减少敌军前排对我方的打击次数,自一开始确立优势。因此,走前排流的人数要多于后排流。但随着敌我双方的进阶坦克比例增加,普通技能在实战中的影响逐步下降,前排流相对于后排流的攻击顺序优势逐步减弱。7.预备坦克功能上线的影响预备坦克功能推出后,阵容变化增多,尚未成形的预备坦克一般会被放在前排作为炮灰,抵消对方前排流的起手猛攻。前排流通过起手杀伤敌方主力从而减少我方被攻击次数的战术效果大打折扣。而前排流此前的攻击顺序优势反而变成了死板的套路。而预备坦克对于后排流并未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可见,预备坦克的出现,致使前排流已毫无优势可言。8.新款活动车型上线的影响【70式自行火炮】[楚飞云](33%暴击,34%爆破攻击力,5%命中;生命22%,双防8%)的出现,则将在一段时期内彻底逆转前排流与后排流的处境。70式是近期华清飞扬推出的一款强力后排活动战车,其输出性能甚至优于【突击虎】[古德里安](19%暴击,42%爆破攻击力,10%命中;闪避8%,生命15%,双防8%;速度170)。而【FV215b(183)】和【T58重型坦克】是目前前排流的主要选择,但这两辆车并不能算完全意义上的前排流坦克。因为前排技能仅为普通攻击,加成较低。在此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后排流将占据主导优势。因为,“70式+E-50+FV3805/261”组合将远远优于“FV215b(183)+25t+268/212”组合。首先,70式(红)首次攻击释放主动技能“超远程爆破”的攻击加成远高于FV215b(183)(红)首次攻击释放的主动技能“预备打击”;70式(红)第二次攻击大概率为释放普通技能“针对爆破”(随机二),而FV215b(183)则大概率释放“穿梭轰炸”(前排),无论是补刀力道还是覆盖效率来说,前者都明显占优;70式的暴击概率和攻击力也远高于FV215b(183)。仅就目前的活动坦克属性来看,后排流具有绝对优势。9.团队分工及配合差异而在没有70式的情况下,后排流的优势也逐渐显露。从攻击属性来看,原配E-50略优于查狄伦25t。而无论是副DPS261还是 闪T兼助攻手FV3805,均能够与原配形成默契的配合,从而形成鲜明的特色,尤其是FV3805的高生存能力,使它得以胜任辅助攻击和闪盾的双重任务,从而更加有效地形成对主力DPS的补充。而这样的多元化特性使得后排流即使在没有70式的情况下,也完全可以配置“E-50+261+FV3805”组合,而若前排流配置“268+25t+212”组合,则很难避免将领重复和分工不明等问题,以致影响实际效果。因此,在团队分工和配合方面,后排流具有比较优势。10.将领搭配的影响以上均是按照268搭配华西列夫斯基来进行计算和对比的,因此,268的主动技能“横向打击”将无法获得原配将领8.4%的伤害加成。而在红色配件套装属性提供“压制”技能后,前后排的主动技能将被减弱21%,相比之下,8.4%也显得难能可贵。同时,被动技能对基础攻击力(而非技能伤害)的加成不会被减弱,就显得愈发珍贵。从长远来看,个人猜测如果华清飞扬推出红色将领的新玩法,则晋升属性有可能是对战车被动技能的大幅度强化。毕竟,战车与将领的专属性越大,就越难配齐,就需要玩家更大的投入,因此作为游戏制作方,势必鼓励使用原配将领。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搭配非原配的将领就会再次造成一大块损失,并且“压制”出现后,增加输出的被动技能含金量已经有所提升,如果红色将领也对被动技能加成,将再度抬升被动技能的地位。届时,提升的那些暴击是否划算就未必了,更何况还有不少暴击就是被动技能加的。因此,从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搭配非原配将领将有可能进一步被弱化。顺便猜测一下,按照目前的成熟度来说,红色勋章的功能很有可能会先于红色将领推出。小结:将以上10个方面的因素统筹考虑,前排流仅在普通战车的暴击方面占有比较优势,其他各方面均落后于后排流。可见,后排流相对于前排流存在较大的禀赋优势。因此,选择战车应以后排流为主,部分前排战车可作为辅助登场。主力DPS优先级推荐:后排E-50>261>FV3805>E-75;前排查狄伦25t>268>212
7、随机三次单点攻击(R*3)车型及其定位R*3是基于R3升级而来的,其经典战车是苏联在1960年前后推出的T-62主战坦克。T-62坦克于1961年公开亮相,当时给西方带来了不小的震撼。T-62坦克的装甲更厚、火炮口径更大,但重量却没有大幅度提高,车内有完善的三防装置,可适应核战条件下的作战。由于T-62实际上是一种较大型的、而部件性能有所改进的T-54/55坦克,因此,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仍可视为T-54/55系列的进一步发展。T-62装备了苏联与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但是并没有向中国出售。而中国唯一拥有的一辆T-62则是在1969年的珍宝岛冲突中从苏军手中缴获而来的1969年3月15日在中苏边界的乌苏里江发生的珍宝岛冲突当中,苏军出动4辆T-62参战,但其中一辆545号车在被埋在乌苏里江江面(当时江面结了厚冰)的一个反坦克地雷炸断履带,其侧面也被一发由火箭筒发射的反坦克火箭弹炸穿并造成一名坦克兵受伤,在车上人员逃走后演变成双方围绕这两T-62坦克的争夺战。周恩来总理亲自打电话命令前线部队一定要把那辆打瘫的苏联坦克拖回来。他特别强调:“这不仅有军事价值,而且有政治意义。有这个铁家伙作证,就不怕苏修在全世界面前耍赖。”而当苏军断定不能回收此车後决定把它炸毁但两次都不成功,反而令该车跌入乌苏里江的江水之内,苏方人员怕被中方打捞该车,在苏方那边部署了狙击兵和红外线夜视镜,中方则派出海军潜水员偷偷地在江底把该车钩上钢缆再把它拖走,该车目前保存在北京的军事博物馆中。这辆T62坦克为我国坦克和反装甲火炮研制提供了难得的样品,并对69式研制中多个关键方面的突破和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此外,T-62坦克采用了2A20型115毫米火炮,并在世界上首次装备了尾翼稳定长杆脱壳穿甲弹,初速达1615米/秒,所以不需要太好的火控系统也能命中目标。因此,早期T-62坦克的火控系统非常简陋。这一特点在游戏中被淋漓尽致的发挥为T-62令人发指的低命中,而红色武器配件的名字也典出于此。【T-62】[朱可夫](10%暴击,27%穿甲攻击力;闪避38%,生命19%,双防8%;速度150)和【T92自行火炮】[麦克阿瑟](5%暴击,18%爆破攻击力;闪避19%,生命52%,双防8%;速度130)。R*3与R3的核心区别在于通过分次攻击使输出效率进一步得到保证,这个有点尤其体现在战局进入中后期时。越到战局后期,T-62和T92的攻击目标就越为集中,相对的火力也就越能显现出优势,两辆战车出众的生存能力也能够保障它们能够存活到中后期。相应的,T-62/T92也存在着前期火力较为分散等弊端,而低命中则是T-62/T92难以回避的短板,尤其是考虑到它们的多次攻击模式,暴击的实际次数被放大,miss的实际次数也同样被放大到无法忽视。因此,若论作为主力DPS,则T-62/T92不如突击虎胜任,由于其较为鲜明的特点,T62/T92往往能够起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成为最擅长喧宾夺主的辅助。
8、随机二(R2)车型及其定位R2车型被美国全部垄断,而其中的典型是【M48巴顿】[艾布拉姆斯](12%穿甲攻击力,8%命中;闪避10%,生命13.5%,爆破防御力45.5%,穿甲防御力6.5%;速度148)。M48巴顿凭借45.5%的爆破防御力,大破吉尼斯世界纪录,也因此成为最鸡肋车型的有力竞争者之一。历史上的M48巴顿并不是这么废柴,它是美国陆军第三代的巴顿系列坦克,在冷战时期主要当作中型坦克使用,服役期间从1950年代早期一直到1990年代。此后,这款以M47巴顿为基础的主战坦克,后来被M60巴顿所取代。M103重型坦克被设计用于作为M47/M48巴顿中型坦克的火力支援坦克来使用。美国设想在欧洲战场上,如果遇到苏联IS-3一类重型坦克,便可以拿M103重型坦克与之相抗衡。然而M103出生后便一直遭到冷遇,一来由于M103是美国在“IS-3冲击”下做出的仓促反应,因此技术储备薄弱、可靠性太差,致使M103在被投入使用,又进行多达150项的技术改造,因此在美军内部只得到了“不适于在前线使用”的评语;二来是M103重型坦克“生不逢时”,20世纪50年代末期,美国军方已经在研制新型的M60主战坦克。20世纪60年代初期列装的M60主战坦克已经在性能上全面接近或超过M103重型坦克,使得M103重型坦克颇有“英雄迟暮”之感。这样一来,总数220辆M103重型坦克在装备部队后不久,便从欧洲的一线战场上退下来,转给美国国内的海军陆战队,一直使用到1973年退出现役,未参加过实战。在游戏中,M103则基本是M48巴顿的重型化版本——【M103】[艾布拉姆斯](12%穿甲攻击力,8%命中;闪避10%,生命23.5%,爆破防御力35.5%,穿甲防御力6.5%;速度107)。R2战车在团队中的定位非常明确,专门负责补刀,而M103与M48巴顿8%的命中略显不足。M48巴顿的对应车型是T95重型突击炮,它还有另一个——T28超重型坦克。T95型105毫米自行火炮车是一款重装甲突击炮的原型车,由美国军方于二战期间所设计,其用意在于利用厚重装甲突破纳粹德国的齐格菲防线,进行反碉堡以及反装甲作战,也被认为可用来加入对日本的登陆作战。重装甲和火力的T95并不适合美国装甲车辆的分类,因为坦克一般指有炮塔的履带装甲车,稍薄装甲的以装甲换火力的则划分为坦克歼击车,T95的分类显然不适合以上的分类办法,于是1946年,名字又改成T28超级重型坦克。由于不具备炮塔的关系,T95有着相对低矮并且类似独角仙的外型轮廓,不过当它达到满载的战斗重量时,可说是有史以来最大的“钢铁爬虫”,高达95吨。这重量又大部分来自己身的厚重铸钢装甲,它的装甲厚度高达12英吋,比起德军八号坦克鼠式还要多出2.33英吋左右,是当时无出其右者(连它的侧裙装甲版都厚达4英吋)。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非常凸显——T95本身的引擎动力不足,由于采用福特汽车GAF V形八汽缸汽油引擎,仅仅能输出410匹(2600RPM)马力,致使其时速上限只能达到13公里。但不知道是不是受到其“突击炮”名称的迷惑而想当然,游戏策划并没有忠实原型,将T95重装甲、低机动的特点表现出来,而是给T95配置了较为均衡的属性——【T95重型突击炮】[麦克奈尔](12%爆破攻击力,4%暴击,25%命中;生命23.5%,坚韧8%,爆破防御力16.5%,穿甲防御力6.5%;速度166),从而也使之成为R2中唯一堪用的补刀选手。此外,【70式自行火炮】[楚飞云](33%暴击,34%爆破攻击力,5%命中;生命22%,双防8%)的普通技能为随机二的“针对爆破”,进阶红色以后,首轮打出后排,后续攻击则能够凭借普通技能进行有效补刀。70式自行火炮又称为70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代号WZ302),是中国北方车辆厂研制生产的,70年代装备部队,用以取代各式苏制76-100毫米突击炮。由于70式是我国第一型独立设计的履带式自行火炮,因此具有里程碑意义。同时,可以预见到,战后联邦德国的首款主战坦克“豹I”也将摆脱BOSS身份的局限,能够为玩家所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