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U留学:[70]西北大学攻略之如何拿到化学PHD
母厘厍限嗅校: 北京大学
申请学校: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申请专业: Chemistry
还是在ChaseFuture备个份吧,希望对以后的同学有帮助。
背景:
本科: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GPA:3.44/4.00 (rank:60/158)
GRE: 430+800+3.5,Chemistry, 920, 98%
TOEFL: 96 (R26 L19 S23 W28)
研究经历:2年研究经历,有2个参与做过的项目已经整理成文,分列第二和第三作者,但都还没有被接收。
申请结果:
Offer: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Chemistry Ph.D.
Rej: IUB, UW Madison, U Chicago, UMN
Withdraw: U Mich, TAMU, UCSB, OSU, UC Irvine, UFL, U Pitt, U Akron, U Utah, U Arizona, Rice
前期准备
首先,应该要想明白的是自己为什么而出国。我是通过竞赛保送进入北大化院的,大一的时候很迷茫,不知道以后要干什么,加上女朋友那时还不在北京,所以常常 窝在宿舍上网打游戏,不思进取。最后大一的成绩也很惨不忍睹,第一学年结束的时候只有3.2. 我现在来看,大学的四年,第一年是完全浪费了,而且还留下了拉后腿的GPA,非常后悔。大一的暑假,有同学叫我一起去上新东方的GRE班,因为当时暑假也 没别的事,就一起去上了。不过说实话,我在把钱交出去的时候都还没有搞清楚这个考试到底是干什么的,有什么用。我最初对于申请出国这个概念,以及基本流程 的认识就来自于当时新东方的老师。我英语很差,上完了GRE班,觉得这个考试对于我来说实在是太难了,于是我准备多花点时间来准备。在大二上学期开学的时 候开始背红宝,准备考次年的6G。
大二这一年也许是我最勤奋的一年了,记得大二上一整个学期我都是每天早上六点之前起床过红宝。不过我对英语实在是没有什么天赋,背了10个月,红宝也才背 了10遍。虽然单词没有记住多少,但是我从背红宝这个过程中认识到了很多事情都是要舍得花功夫才有收获的。于是在红宝的带动下,在平时的学习上也多花了许 多功夫,大二的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
大二下学期的中旬,大概是我考完AW之后,我正式进入了实验室做实验。不过这个时间选得不是很好,我进实验室后把大多数精力都放在实验上了,导致AW后对 GRE笔考的松懈,也直接导致了最后的悲剧。不过得到的好处还是能弥补一些,在暑假到来之前熟悉了实验室,做的项目顺利上手了,为当年暑假完成后来对我申 请有利的项目做好了铺垫。
大二的暑假,因为奥运的原因时间非常长,有三个月。这三个月我全泡在实验室里,没有回家,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我这三个月的时间还是花的很值的(比如我现在毕设所用的原料都还是当时备的)。之后大三的一年,即使在有物化实验等繁重专业课的情况下也保 证了在实验室足够强度的工作,积累了比较扎实的科研经历,对申请还是起到了不少用处的。
再说托福,我一共考了三次,第一次是大三下5月份考的,我英语本身很差,第一次又巨紧张,考得巨挫,连90都没上。第二次是暑假8月份考的,吸取了上一次的经验,关键是 考前好好看了机经,口语题全中,才考了96,其中口语23。由于有部分学校有100分的底 线,于是我又硬着头皮考了第三次,不过反而还比第二次低了,看来我英语就这个水平了 ,哎…… 最后是11月份考的GRE Chemistry,这个其实我没怎么复习,把ETS寄来的一套练习题做了就去考了,好在基础专业课学得比较扎实,虽然没有得满分,98%的成绩还是可以弥补一下GPA的不足。
说一下一般学校对GT的要求,大多数的学校没有在要求里明确要求GRE要达到多少以上,有少部分会说以往录取学生的平均分数,只有极个别的变态学校有硬指 标要求,我申的学校里还没有这样的。大多数学校都会在要求里写对国际学生的托福要求,有的学校要求很严,不到该分数线小蜜就拒掉了,而有的则很松,差个几 分无所谓,所以如果特别想去的 学校还是可以强申的。Sub成绩只有几所牛逼学校和后面零星的几所学校要求,不过化院 的同学大多数都会考一个(我发现美国学生的Sub成绩都其烂无比……)
选校
暑假的时候利用实验室放假回家的2周,初步的确定了选校名单。我选校的方法是这样的,首先建立一个Excel表格,用最新的USNEWS化学专业排名做参 考,把前50名的学校挨个儿列出。点开化学系教授的名单,把有机化学相关的教授的研究方向都浏览了一遍,如果没有感兴趣的教授,这所学校就删掉;如果有, 就记录下他们的名字以及课题组的网址,并用不同的颜色标注出自己感兴趣的程度。如果一所学校感兴趣的老师有2位以上,就在化学系的页面以及研究生院的页面 上查找申请的一些基本信息,包括学校的地址,申请截止日期,申请费,GT要求等等,详细的记录到Excel表格里。
暑假回学校后又向师兄师姐和同学了解和询问后确定了我的申请学校列表。按照我想去的意愿顺序我将其分为了以下几个档次:
Dream School: Northwestern, 这所学校不必说了,Match的教授非常多,而且都是大牛 。
第一档:TAMU和UCSB, 这两所学校有我很感兴趣的老师,而且也都很牛,但Match的程度和Match的老师的数量都不及NWU,在没有NWU的情况下这两所任意一所给我Offer我都会非常的满意。
第二档:U Mich, U Chicago, UW Madison. 这三所学校都是排名比较好的学校,但事实上感兴趣的老师并不多,其中U Chicago还是在别人合寄的时候我一拍脑门申的。所以说 ,即使是这三个学校给我Offer我可能都会犹豫。而且比较悲剧的是,这三所学校本院申 请的人非常多,其中UW Madison甚至超过的20人,所以本院内的竞争就非常激烈了,现在看来这三所学校都是不应该浪费银子的啊。
第三档:IUB, OSU, UMN, Rice, UC Irvine. 这5所学校我在申请的时候是定位为主申校的,它们的排名都在20~30左右,都有比较感兴趣的老师。我当时自认为申上这些学校的 希望是比较大的。
第四档:UFL, U Pitt. 这两所学校本来是我最初用来保底的,它们的排名在40左右,但好处是都有较多的我感兴趣的老师,即使前面的学校没有申上,我也是很乐意去这两个学校的。但是在申请过程中,尤其是合寄的时候发现申请这两所学校的人数都超过了10人, 我觉得保底太不靠谱了,于是有了第五档学校。
第五档:U Arizona, U Utah. 这两所学校的排名其实都是30多,有比较感兴趣的老师,但是由于地理位置比较差,估计申请的人不会特别多。 另外还有一所U Akron, 本来也是用来保底的,但是其实我并没有了解过这个学校的老师,也并不是很想去。后来看情况才发现这所学校没有关系基本别人不会鸟你,又浪费了。
最终没有申请六大,一个原因是我条件比较一般,申上六大的可能性很小,另一个原因是 六大里Match和感兴趣的老师其实很少,感兴趣的老师我都事先尝试过陶瓷了,但他们都没有理我,于是我也就省下了一笔申请费。
一些建议:
1.最后申请的学校一定都要是自己会去的,不要用那些给了自己Offer也不会去的学校来保底,这是浪费钱。
2.选校的时候最好能大家相互共享一下列表,我记得上一级就有这样的资源共享,而我们这级似乎做得要差一些,造成了一些扎堆的现象。比如UW Madison.
3.如果自己的条件不够硬,尽量避开大众情人校。现在回头看,我当初就不应该申请UW Madison, U Chicago, U Mich,因为这三所学校排名靠前,要求高,我又没有非常Match 的老师,也没有陶瓷套上的。
4.多多收集历史资料,比如历年来的录取情况和录取学生的条件,可以对自己的定位有一个大致的指向。比如去年U Chicago在北大发了9个Offer,最后去了6个,据说是招多了,那今年可能发的就会少一点。UMN去年发了5个,但只去了一人,今年又发了大约10个Offer,这种学校属于撒大网的对北大比较友好的大众情人校。
5.除了化学系以外,其它学院也有接受化学专业本科生的项目,比如材料系,药学,化工等等。我当时就没有注意(其实是懒),本来我应该再申一些材料系的项目的。
所以,综上,如果让我现在重新选校申请,我会毫不犹豫的删掉U Mich, U Chicago, UW Madison和U Akron. 这里要省下两三千的银子了!另外应该会再补申一些材料系的项目 。
准备申请材料
需要自己写的材料主要有CV和PS. CV很容易写,PS要费一些功夫,我大概是10月份写出PS初稿的,大致修改几遍后11月中旬定稿。
CV
首先,CV的精髓我认为在于简略,能让对方用最短的时间对你有一个大致的印象。我的CV包括了以下几个部分:
Personal:列出姓名,性别,生日,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Education:在这一栏里我写了自己的GPA, 但是由于我的GPA3.44是有劣势的,我在其后依次注明了三学年的GPA,因为我三年的GPA 3.27, 3.50, 3.60是呈现明显上升的。此外 写明了化院几大基础专业课的成绩,因为我的基础专业课成绩还是能见人的,都在3.7以上。
Awards:因为大学期间成绩不好,没得过奖学金,这里实在是没什么可写的,只能写上最后一学期得的三好学生以及高中的竞赛。
Interests:写了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和PS里提到的教授或陶瓷的教授应该匹配。
Experience:这一项是占据简历篇幅最大的,列出我做过的三个项目,每个项目下用小点列出我在该项目中具体做过的东西,以及取得了什么成果等。
Skills:列出自己在研究过程中所掌握的技能。
Test:最后一栏,写了GRE,SUB和TOEFL成绩(除了SUB都很差……)。
一些建议:
1.简历不要写太长,如果不是有很长的Publication List,建议压缩写满一页就够了。尽量回避自己的劣势,比如如果你GPA,GRE什么的很低,可以不写在简历里。
2.研究经历是简历里最重要的部分,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总结你做过的东西,争取能够吸引同行老师的注意。
3.CV的排版也是很有讲究的,不要太过花哨,但一定要格式清晰大方,并且利用排版突出你想着重表达的内容。
PS
PS的精髓我认为是要有自己的风格,让对方读完之后对你有一个较为深刻的印象。我的PS是我现在脑子里构思了很久,然后拖了很久之后写成的,写完之后除了 小改了一下语法词汇,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动,也没有找其他人修改。简单的说一下我的PS的结构吧,开头直接说我从小的理想就是当个科学家,然后就开始讲我和 化学之间的故事,从高中竞赛初识化学,到保送到北大本科学习4年化学,再到加入裴坚老师课题组,真正接触到化学前沿研究,立志做一名化学家,之后写了一段 自己对我从事领域的一段感想和认识。最后拍对方学校的马屁,非常期待加入等等。总的来说,我觉得我的PS不算出彩,但是好歹不会拖我的后腿吧,比较平实的 那种。
一些建议:
1.PS的长度要控制好,注意所申学校的具体要求,如果是2页内就不要超过1000字,1页内的就500字。我申的学校2种都有,比较长的我写了800字,学习和科研都说了。比较短的版本写了500字,把除了科研以外的东西都删了。
2.扬长避短,转劣势为优势。我的GPA很低,但专业课GPA尚可,而且GPA呈逐年上升趋势。于是我编了个故事,说大一的时候不懂事,不好好学习所以悲 剧了,然后被惨不忍睹的绩点泼了盆冷水后反思自己,发奋图强,在大二大三猛追了一把,获得了很大的进步,并且专业课成绩都不错,尤其有机化学学得很好。我 认为这个故事虽不能把我的GPA劣势变成优势,但至少是能弥补一些的。
3.PS的写作要有自己的风格,但是比较忌讳写成GRE作文那样的,应该多用常用词汇和简单句,写出来的文章应该是让别人很容易阅读的那种。
4.对于化学PhD申请来说,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研究经历,所以PS里也应该是围绕研究经历开展的。可以写自己对科学的感悟,也可以具体描述某一研究项目, 甚至是实验过程中的一项具体事例,目的就是突出表达自己对该领域研究的热爱和兴趣,并且渴望在未来继续从事这样的工作。
5.最后一段一定要提及申请学校的名字,也需要提几位自己感兴趣的老师,语气要写的诚恳一点,最好不要写成一看就知道换个名字随便用那种。最切记的是,不要写错校名!! !
RS
除了CV和PS外,只要学校没有禁止,就可以再加一些附加材料。一般网申系统上会留有上传附加材料的地方,也可以在寄成绩单的时候寄补充材料。 我的补充材料有Research Summary和一份报告的PPT。
Research Summary比较详细的描述了我的研究经历,包括我做的三个研究项目和学到的技能。PS由于受篇幅的限制不能写的细节都放到RS里了。研究 项目的具体实验方法,以及取得得成果等等,还有必要的图表和结构。我认为同行看了之后会比较了解我做的东西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研究细节由于保密性或者 文章还没发表是不能透露的,大致说说就可以了
报告的PPT是我本科生科研基金答辩的PPT,是对我第一个项目的展示,是一个完整的研究项目,从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到研究结果,里面有大量的实验细节和图表,我认为是我的申请材料里比较出彩的一部分。
推荐信
前面的申请材料都是可以自己搞定的,相对比较容易。而推荐信需要和老师沟通共同完成,所以相对麻烦一些。
第一步是选择写推荐信的老师。第一位应该是实验室的导师,另外两位能够套到牛推自然是最好的,如果没有最好选择一些熟悉自己的老师,比如上过课的老师。我 没有牛推,另外找的是一位实验主讲老师和两位专业课上课老师。由于申的学校比较多,为了减少占用老师的时间,多找了一位,稍微分担一下。
下一步就是和老师交流看推荐信怎么写,大多数老师都会让你自己先写好一个草稿,然后他过目修改。我的推荐信都是我自己写的。在老美都知道中国学生的推荐信 都是自己写的的前提下,推荐信其实就是以他人角度来写的PS。导师的那封自然是分量最重的,主要写了我的研究能力强,在组里很活跃等等。实 验主讲教师那封则侧重写我的实验技能非常过硬。专业课教师那封则写我对某个领域有浓厚的兴趣,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等。
一些建议:
1.早一点联系推荐人比较好,因为院里出国的同学比较多,很多老师都会收到多个同学的邀请,如果晚了就可能因为老师已经答应很多同学了而不再愿意接受。我是九月份和十月份联系的老师。
2.三封推荐信的风格不要类似,虽然都不是老师写的,也不要做的太假了,另外我建议申同一所学校的同学如果推荐人有重合的最好用一个模板,不然就露馅露得太明显了。导师的推荐信可以借鉴上一级的组里师兄师姐的推荐信。
3.推荐信长度不宜太长,导师的那一封可以稍微多写点,其余的都应该简短,半页到一页就比较合适了。
4.内容上我建议可以用你和老师之间发生的印象深刻事例来展开,所以熟悉的老师是有好处的。
5.有的网申系统是要提交了才向推荐人发信,比如Applyweb系统,而有些是可以在提交前自己选择何时向推荐人发信,比如Applyyourself 系统。在提交的时候应该留意。提交推荐信的时候一定要写邮件打电话或者当面告诉推荐人让他知道,有时候这些邮件会进到垃圾邮箱,多多提醒一下推荐人。
6.有的老师图省事儿会把邮件转发给你让你自己交,不过化院的老师大多数貌似都是亲自交的。有的老师喜欢来了就交,有些喜欢攒一堆集中交,这时候最好做一个申请学校的checklist给老师,以免漏交。
7.现在绝大多数学校都能网推,少数学校要求纸推,或者有些老师要求纸推(因为纸推只用签字,比较省事儿)的,记得打印推荐信的纸要用有北京大学或者化院抬头的专用信签纸。
8.网推的时候会有让推荐人填写的表格,一般是给学生打分的,最好事先跟推荐老师沟通下,做出对你最有利的结果。我今年就没注意,没有跟老师说这事儿,估计老师也就实事求是的按照我的排名来打了,吃了很大的亏。
9.对推荐老师一定要有礼貌,提交完推荐信之后记得感谢。另外不要忘了最后拿到offer,决定去哪所学校的时候告知老师,相信老师也是非常希望知道你的结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