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如何在议论文写作中运用论证“五法”

2025-04-18 16:31:26

1、喻证法   喻证法就是比诒芜勤纪喻论证,是将比喻用于论证观点,是形象论证的方法,它能将抽象的说理变为形象的论述。   虽然高中学生对议论文的相关知识非常熟悉,可是在写作议论文时运用的论证方法很单一,因而写出来的作文在写作形式上毫无新颖之处。学生如果能认真学习高中语文教材的议论文,在具体写作时借鉴其论证方法,那么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一篇论证思路清析的议论文将不是一件难事。在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中,《寡人之于国也》、《劝学》、《拿来主义》等都是运用比喻论证方法的课文。现以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这篇课文为例,来分析比喻论证在课文中的具体运用以及表达效果。面对自称是“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的梁惠王,孟子在回答“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这个问题之前,并没有直接向梁惠王提出实行“王道”的政治主张,而是用“王好战,请以战喻”的方式启发梁惠王,接着顺理成章地指出“施仁政、行王道”是解决“寡人之民加多”这个问题的唯一方法。试想一下如果孟子直截了当地向梁惠王提出以仁政治国,梁惠王能心悦诚服地接受其观点吗?由此可见,在写作议论文时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不仅能把抽象的道理表达地具体生动,明白易懂,而且也使文章更具说服力,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引证法   薪姚蟪食引证法,又叫作理论论证。其特点是,引用诗词、歌谣、谚语、名言、警句等,以此论证论点。   在高中佯鲅烫侬写作过程中,可引用诗词、歌谣、谚语、名言、警句,然后用些分析性的文字将论点和引用的话联系起来。这些名言、警句、诗词等,有的富含哲理,如“世事泂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有的发人深省,如“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有的催人奋进“我要扼制命运的咽喉,它们决不能使我屈服”“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名言、警句、歌词等流传广泛,经历了时间的考验,有长久的生命力,引用它们,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运用这种方法说理,关键是引言要恰当,要与论点有内在联系,通过分析能使它更好地为文章服务,有一位学生在写《道德·论道理》时,引用了康德的话:   著名哲学家康德曾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值得我们仰望终生,一是我们头顶璀璨的星空,二是人们心中的道德律。”   道德是灵魂的空气,而次道德却是令人窒息的二氧化碳,坚守心中的那份道德律,让她开出芳香四溢的兰花。   在这段文字中,康德的话说明了道德的重要性,小作者在引用之后及时地写了两个比喻句“道德昌灵魂的空气”道德对于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次道德却是令人窒息的二氧化碳”,次道德是要摒弃的,它会置人于死地,这样将康德的话与论点联系起来,语言简洁,论证有力。  

3、类比法   类比法,是一种利用事物的相同属性或相似点进行比较、对照,由个别推出一般的推理方法。   在教“坚持”这个话题时,要求学生写成议论文,并且一定要运用类比法进行论证,先由他们把已学过的课文中的类比法的例子找出来,马上想到《拿来主义》中的尼采的例子,然后我顺势利导,有的学生就想到《愚公移山》中的愚公。愚公是坚持的,也有的学生说愚公是傻子的坚持,那我就要学生举出生活中傻子坚持成功的示例,通过提示,比较爱好音乐的学生童冰就说:傻子指挥家周周。至此,我也就小结,写作议论文就是好要学会运用论证方法,并有机的与你们作文的论点联系起来,文章也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4、归纳法   这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分析方法,列举多个典型论据之后,然后归纳总结出它们的共同特证,从而得到一般性的结论,而这个结论正好是你要证明的论点。如前面所举的“次道德”材料,也可以归纳材料中三件事发生的原因,然后归纳出他们的共同点,这样可以有力证明论点,我们可以这样分析西安劫匪和司机开车撞人事例:抢劫不成,反救了不堪威逼的受害者,他们是害怕逼人跳河身亡,自己也就罪加一等;开车撞人,先打120再逃跑,是良心不安,受害人去世,做鬼也不会放过他,但囊中羞涩,只好让受害人买单。这实际上是逃避责任,然后归纳两件事的共同点:“次道德”出现并不完全出于内心的真善美,同样也是自私、逃避责任的产物。这样,否定“次道德”也就顺理成章了。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相关推荐
  • 阅读量:38
  • 阅读量:45
  • 阅读量:86
  • 阅读量:31
  • 阅读量:64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