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题报告经典范文
结题报告经典范文
江油市教育科研重点课题
《腰鼓特色教育活动探究》
作者:魏国强
各位领导、专家:
您们好!我受课题组推荐,就我校《腰鼓特色教育活动探究》课题研究工作进行汇报,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领导、专家给予批评指正。
江油市贯山镇小学于2013年12月进行了“腰鼓特色教育活动探究”的课题申报,在2014年3月得到了江油市教育体育局的正式立项批复,确定我校的“腰鼓特色教育活动探究”为江油市市级教育科研重点课题。我校全体师生听到消息后很是振奋,大家信心倍增、激情高扬,立即行动了起来,于2014年6月组织了课题开题活动,随后紧锣密鼓的开展了“腰鼓特色教育活动探究”的课题研究。后期工作,一是由于学校人事变动,课题负责人和主要研究人员的调整;二是为了更好地让每一个孩子从活动中感悟到“打鼓、养德、增智、健体”的完美结合,为了深入地挖掘腰鼓特色教育活动的内涵,为了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师生的素养。故我校腰鼓特色教育活动探究延期一年结题。历时三年,我校现已完成预定研究任务,达成研究目标,达到课题结题要求。现回顾过去,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背景及课题的提出:
腰鼓作为流传于民间的传统群体艺术,是我国民间艺术中独特而又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它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欢快热烈、深沉张扬的个性,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健康强韧、质朴雄壮的审美观,体现着民族性格。它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形成豪放洒脱、坚毅威猛、张弛有序、群而不乱、变化多端的表现形式,雄壮有力、扣人心弦的鼓点节奏,令人精神振奋,热血沸腾。
学打腰鼓,对小学生来说是一种融“树理想”“长知识”“炼身体”“增智力”为一体的简单易学的民间技艺。我校早在1999年起就开展了弘扬民族文化,把传承腰鼓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一部分,建立了小小腰鼓队。为此我校提出了开展以《腰鼓特色教育活动探究》为课题的研究。
二、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探索以“腰鼓”为特色活动构建的途径与方法。
2、让小学生在接受弘扬民族文化的教育过程中,培养孩子专注、吃苦耐劳的精神,激发小学生对民俗文化热爱的情感,促进小学生动手能力、活泼开朗的性格等综合能力的提高。
3、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教科研的能力,加强校本特色的建设,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内容:
1、构建以“腰鼓”为特色活动内涵的研究。
2、整理总结本校的现有资源,进行“腰鼓文化”与现代教育内容性的研究。(子课题1)
3、借助鼓的韵律、节奏的功能,探索各种鼓的韵律操的编制,开展学校鼓的艺术领域的实践和研究。(子课题2)
四、课题组成员的构成及分工情况
1、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倪邦友。副组长:岳张、唐继敏。成员:课题主要研究人员;各班班主任。
2、课题组成员的构成及分工情况
(1)、前期阶段:课题负责人胡松。主要研究人员薛元才负责课题指导、组织实施;郭勇负责课题申报、整理资料;陈冲负责子课题1、2的研究;魏小强负责子课题2的研究;郭蓉、何涛负责主讲。
(2)、后期阶段:课题负责人倪邦友,主要研究人员岳张负责课题指导、组织实施;唐继敏负责课题申报、整理资料;魏小强负责子课题1、2的研究;魏国强负责子课题1的研究;杨明斌、何代均、郭蓉负责主讲与跟踪调查。
五、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活动开展情况
在“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艺术教育活动为载体,以校园艺术文化为依托,突破重点,整体推进”的研究工作思路的指导下。我校根据实际情况提出 “一年见规模,三年见成果”的奋斗目标。
(一)、研究的主要过程
第一发展阶段:(2013.9——2014.8)
1、制定学校腰鼓队特色发展三年规划,并得到有效实施。
2、完善《学校腰鼓队特色学校管理制度》,建立学生腰鼓队特长生评价方案。
3、完善学校腰鼓队建设。每班建立班级腰鼓队、学校成立校级腰鼓队。
4、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级文艺活动,在活动中有所收获,实现历史性突破。
5、初步形成以“腰鼓队文化”为核心的学校文化特色。
6、收集整理与课题有关的相关资料,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认识本课题研究的价值。
7、组织研究队伍,分析研究任务,商讨形成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发展阶段:(2014.9——2015.8)
1、形成比较鲜明的学校腰鼓队特色文化氛围,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2、成立学校腰鼓队特色发展研究小组并有效开展研究。
3、争取在参加艺术展等文艺汇演上取得一些历史性成绩,培养出能出去表演的队员。
4、开展课题研究,制定阶段计划,设计并实施活动方案,全面实施研究;做好研究过程与结果的记录、整理与分析;确定个案,实施辅导;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各类型实践活动。
第三发展阶段:(2015.9——2016.8)
1、做好课题延期研究方案工作。
2、继续开展课题研究,制定阶段计划,设计并实施活动方案,全面实施研究;做好研究过程与结果的记录、整理与分析;确定个案,实施辅导;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各类型实践活动。
第四发展阶段:(2016.9——2016.12)
1、发挥腰鼓队校园文化建设的阵地教育功能,形成大课程体系。
2、总结提炼出学校特色发展经验材料。
3、做好总结、鉴定、结题工作。
4、运用经验总结法,在每个阶段注重对研究的过程中的资料的整理归纳、分析反思,撰写结题报告。
六、研究计划的执行情况
学校课题组在每学期制定了《课题研究计划》,每学期结束时进行了《课题研究总结》。对课题研究工作不断进行改进、充实、完善。特别是学校领导班子对课题研究高度重视,每次的《学校工作计划》、《学校工作总结》都会把课题研究作为重要部分来阐述;学校主要领导更是舍得下深水,时时、事事带头做。
1、夯实了经常性常规工作
(1)、学校以腰鼓为特色,融合欢乐腰鼓和安塞腰鼓动作,精心编排,并配以适合音乐,每天大课间时,所有师生参与学习与锻炼。
(2)、加强少年宫建设,确立了腰鼓等多个兴趣小组,每周二下午开展一个小时的活动。
(3)、每月邀请江油幼专15名优秀学生辅导全校学生参与的腰鼓等5个小组的活动,活动时间半天。
(4)、邀请江油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到校开展腰鼓等科技活动。
2、开展了各类调查与分析
(1)、对班级、学校腰鼓队进行了跟踪调查与分析。
(2)、对师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
3、积极参加了各级腰鼓汇演及艺术课程的各类竞赛
(1)、学校每学期举行了校内班级腰鼓队竞赛,学校腰鼓队表演。
(2)、学校腰鼓队、音乐组多次参加了镇、市文艺汇演。
(3)、学校篮球队、乒乓球队、棋类组每年参加了市级竞赛。
(4)、学校美术组多次参加了市级作品展示。
(5)、学校教师多次参加了各级各类组织的经验交流、论文提交、能力大赛等。
4、课题主要研究人员收集、整理了腰鼓各类资料,形成了学校《腰鼓特色教育活动探究》校本课程。
七、研究成果的发表、出版、交流、获奖情况
通过《腰鼓特色教育活动探究》课题的研究,促进了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推动了艺术课程更加有效的开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课题研究获奖情况
1、2013年在江油市首届素质教育成果展示活动中,我校陈冲老师编排训练的腰鼓舞《东方鼓韵》获特色展示类特等奖,丁汉莉老师指导的皱纹纸粘贴画《傣韵》获手工艺术类特等奖。
2、2014年在江油市中小学生象棋比赛中,女子组获团体第二名。
3、2015年在江油市第八届艺术展演中,我校选送节目和作品获综合评定一等奖,其中集体舞“东方鼓韵”、美术手工作品“傣韵”均获一等奖。
4、2015年在江油市中小学生篮球比赛中,女子组获第五名。
5、2015年在江油市中小学生象棋比赛中,女子组获团体第六名。
6、2015年在江油市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中,女子组获团体第五名。
7、2015年在贯山镇迎新春文艺汇演中,我校选送节目《感恩的心》获二等奖。
8、2016年在江油市中小学生象棋比赛中,获小学组团体第八名。
9、2014年、2015年、2016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在同类学校的评比中均获得一等奖。
(二)课题研究交流发表的文章:
1、丰富多彩的腰鼓活动,让小学生感受快乐。
2、腰鼓教学提高了小学生的音乐素养。
3、腰鼓活动有利于小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
八、研究工作的保障条件
1、专项教研经费到位。学校重新购置了200个新腰鼓、100套腰鼓服装、大鼓一套、擦子5个。共用去1.5万余元。近三年先后投入3万余元经费用于培训、演出、购置物品、文化建设等,为我校“腰鼓特色教育活动探究”科研课题的研究结题保驾护航。
2、研究人员到位。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课题研究人员为核心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对实验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和指导。
3、时间到位。为了确保研究有保障,学校坚持每月召开一次课题研讨会,并做到每次研究有中心发言人,有专题研究内容。另外,学校定期在期中、期末召开经验交流会,让实验教师汇报研究成果,交流经验。
九、存在的问题分析与研讨
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与深入研究。
1、如何利用学校现有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效率、如何加强与社会教育力量的深度整合,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腰鼓活动如何进一步适应学生、家长和社会的需求,开发实用性的“腰鼓特色教育活动探究”校本课程。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此为起点,以更积极的态度投身于课题研究中,促进学生个性和学校特色的形成。相信在各位专家的指导下,我校的《腰鼓特色教育活动探究》一定会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十、参考文献:
[1]张新德.安塞腰鼓[M].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
[2]高娟,杜春斌.安塞腰鼓的体育价值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 2010(29): 92.
最后,谢谢大家!
江油市贯山镇小学课题研究组
作者:魏国强
二0一七年二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