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的人远视症状有什么不同
当调节处于静态时,近处物体反射的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后。远视眼的远点在眼后,为虚焦点。因此,典型的视远物不清,视近物更不清。当远视度数较低时,患者可以利用屈光系统调节能力,增加眼的屈光力,将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获得清晰视力,但由于频繁并过度调节,远视者疲劳症状比较明显。
临床表现与年龄的关系密切:
2、<6岁时,低、中度远视者无任何症状,因为调节幅度很大,近距阅读的需求也较少。高度远视者通常是在体检时,或伴有调节性内斜而被发现。调节性内斜表现为近距内斜大于远距内科,由高调节性集合/调节比例(AC/A)引起。远视的正确矫正可以减少调节,从而减少调节内斜。
3、6-20岁时,近距阅读需求增大,特别在10岁左右时,阅读量增加,阅读字体变小,开始出现视觉症状。
4、20-40岁,近距阅读时出现眼酸、头痛等视疲劳症状,部分病人提前出现,这是因随着年龄增长,调节幅度减少,隐性远视减少,显性远视增加。
5、>40岁时,调节幅度进一步下降,隐性远视转为显性远视,这些病人不仅需要近距阅读附加,而且还需要远距远视矫正。
与远视有关的几个常见问题:
2、屈光性弱视:一般发生在高度远视、且未在6岁前给予适当矫正的儿童,这类弱视可以通过检查及早发现并完全矫正,同时给予适当视觉训练,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3、内斜:①集合和调节是联动的,当调节发生时,必然出现集合。调节所诱发集合的量取谛忖认噤决于患者的AC/A,AC/A因人而异,远视者通常较高。②远视者未进行屈光矫正时,为了获得清晰诒仓鋈烧视力,在视远物工作时就开始使用调节,视近物工作时使用更多的调节,产生内陷斜或内斜。如果内斜持续存在,就会出现斜视性弱视。
4、远视眼常伴有小眼球、前房病变,因此远视者散瞳前要特别注意检查前房角。另外,远视眼的眼底常可见视乳头小、色红、边缘不清、稍隆起,类似视乳头炎或水肿,但矫正视力正常,或与径柱相比无变化,视野无改变,长期观察眼底无改变,称为假性视乳头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