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季节如何养生

2025-04-22 13:56:20

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进入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每逢大暑节气,华南地区进入一年中日阖嚏逵藩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也是雨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的时期,同时气温集中在30℃以上。此时也是华南东部35℃以上高温出现最频繁的时期。此时正值“中伏”前后,农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大暑是全年阳气最盛的时节,养生中有“冬病夏治”的说法,故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风湿等阳虚等症,是最佳的治疗时机。同时,在大暑时节的养生,也有很多的注意事项,下面,就一起和小编来分享一下吧。

心脑血管病患者要小心 炎热的天气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类疾病的发病,所以在这段时间,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一定要格外的小心,注意不要从炎热的环境突然走进低温房间。而且每天的6-11点的这一段时间里,人的血压会上升,会使得心率加快,所以心脑血管病患者要避免在这期间剧烈活动。

饮食注意事项 俗话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高温和潮湿是大暑时节的主要特点,所以此时可多吃消暑清热、化湿健脾的食品。可以多吃西瓜,西瓜不仅能清热解毒、除烦止渴,并且能利尿,帮助消化。

预防中暑 大暑季节人很容易中暑,因此,一定要做好降温措施,预防中暑情况的出现。要注意不要在太阳下暴晒,中午到下午2点的时间段是一天中阳光照射最烈的时间,此时最好不要出门,勿做剧烈的运动。同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应该少量、多次的补充水分,可选择菊花茶、绿茶、绿豆汤等清凉去火饮料。

预防着凉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人们都喜欢呆在空调房和吹风扇,尤其在夜晚睡觉时,很多人喜欢不盖被睡觉,但这些行为其实是对身体非常有害的。夏季天气闷热,人体毛孔开放,汗流不断,人体的阳气大泄,风寒之邪极易乘虚而入。因此,在伏天既要防“阳暑”,更要防“阴暑”。过度的贪凉可能导致“热伤风”的症状,尤其是患有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冠心病等症的患者,受寒后更会使病情加重。三伏天绝不可贪凉过度食用冷饮,或贪凉露宿。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