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是生非和惹事生非的区别是什么
1、成语出处不同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循规蹈矩,并不无事生非。”
翻译:遵守规矩,不轻举妄动。迨藻悃顼没有招惹是非,引起争端。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三篇一:“学生在教课上得不到满足,在校内便时常爱闹风潮,在校外也时常惹是生非。”
2、成语用法不同。
“惹”指招引,写“惹事”、“惹是非”和“惹是生非”都是正确的。这个成语是把“是非”这个代表麻烦祸端的词拆开来,分别作为“惹”和“生”这两个同意谓语的宾语,这是中国成语的惯用构成形式。
如果说“惹事”还是讲得通的话,“生非”显然讲不通,因为单独一个“非”字仅指错误而并没有指麻烦的意思,只有与“是”结合为“是非”才有这意思。而且如果写成“惹事生非”,那么“惹”与“生”意思一样。
扩展资料:
近义词:无中生有释义把没有说成有。指凭空捏造。
出 处:《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翻译:为从虚无中可以生出实有来。
例句三人成虎虽是无中生有,却可以使一个人的清誉毁于一旦。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76
阅读量:76
阅读量:53
阅读量:84
阅读量: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