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认为自己是被社会抛弃的人
杨老师:
你好!我是一名大一的学生。我觉得自己有很大的交际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由于遗传的问题,我也像我爸爸一样不爱说话。当我上了大学,才发现我联系的人很少。我经常能看到身边的同学经常与朋友发短信,聊QQ,但自己却很少有这种朋友。又比如放假在家,别人都了找到一些朋友出去玩,但我却发现总是自己一个人过,现在我反而讨厌放假。
我想知道的是这种情况对我以后的工作生活影响有多大,我经常为此而感到忧虑。但我又会这样想,其实工作生活还是主要看自己的能力,有没有人联系其实无所谓。但当我看到似乎身边的每个人都有很多朋友,而自己却是如此孤立,我感到恐慌,认为自己是被社会抛弃的人。
杨老师,我这种状况正常吗,该如何改善?
这位同学:
您好!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人的性格特征。尽管人们的性格表现千差万别,多种多样,但是归纳起来无无外乎内向性格或外向性格。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无论内向性格或外向性格都同时存在着积极的和消极的两个方面,这就是说无论是内向性格还是外向性格都既有优点,又有不足。如果我们发挥了我们性格中的优点,那么我们的性格就是优良的,那么我们就会拥有和谐、和睦、融洽的人际关系;反之,如果我们发挥了性格中的缺点,那么我们的性格就是不良的,即便是认识的人多、与之说话的人多,在人际交往之中也不一定会会拥有和谐、和睦、融洽的人际关系。你说自己像“爸爸一样不爱说话”,也就是说你平时习惯于沉浸在个人的精神世界中,经过日久天长而逐渐养成了沉稳踏实、喜欢思考、耐心谨慎、自制力强、平易近人、坚韧文静的性格优点,与他人接触起来让人觉得会更有安全感,更稳重和踏实,做起事来也比较细心、更有耐心,这样时间长了不仅会在不知不觉中知心朋友会多起来,而且事业的成功几率也会变得更大。另外,你虽然不像那些“经常与朋友发短信,聊QQ”的同学那样不住脚地东跑西颠,玩伴也相对缺少,但是你却有较多的时间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也有较多的时间更冷静、更客观、更深刻地观察与思考问题。这样一来你所学的东西不仅比他们更精深,而且对问题的理解也比那些人更独到,想像能力也更强。如果你能能充分发挥自己在这些方面的优势,那么就完全有可能在成为一个涵养好、有魅力的成功者的!
你之所以“觉得自己有很大的交际问题,……认为自己是被社会抛弃的人”,就是不了解自己性格之中健康而积极的方面而导致了缺乏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而是自己首先在思想上否定了内向,否定了自我,自己为自己“画地为牢”。如果你从现在开始高举自己性格有点的大旗,让自己在这面旗帜之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那么你在任何时候都会左右逢源的!
我想经过我以上的叙述,你所疑虑的“这种情况对我以后的工作生活影响有多大”以及“经常为此而感到忧虑。……感到恐慌”的情形一定会得到改观和化解的。你的朋友杨永龙即日。
杨老师:
您好!我还想不到内向也有这么多的优点,我会思考并发挥这些优势的。
但至于对日后的影响我还是有所担忧,可能你经历过这些,我想问的是您毕业之后还会跟您的高中、大学同学联系吗?他们对您日后的帮助大吗?工作以后是跟同事和女朋友混得多吗?您知道吗,我越是看那些说人际很重要的文章我就感到越害怕。能简单介绍一下朋友对工作生活的具体影响吗?谢谢!
这位同学:
您好!当年我在上大学的时候,我当过班长,团支部书记,学生会的宣传部长,除了工作上需要相互联系和协调之外,其余的时间我几乎都是自己在独自行动的。在大学的校园里,除了上课之外我几乎都在图书馆,看那些我认为自己比较喜欢的书籍,在假期除了帮助家里干农活以外,也抽时间出去打打工、做一点小生意,很少有时间与同学聊天、聚会,但是班级和学生会的各种活动我是会参与的。
大学毕业之后,与高中、大学的同学联系的比较少,只是以前相处得来的几个同学过年的时候打电话问候一下,有时候同学求我给他们写写论文之类的事儿,我能做的尽力帮忙做一下,同学到我所在的城市我做东招待一下,除此之外并没有更多的往来,自然也就没有对我有什么帮助了。工作之后我跟同事在一起混的也不是太多,因为我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同时也日复一日的坚持着这个兴趣爱好,所以没有更多的时间与他们混。不过我自我感觉自己虽然没有在人际交往之上过于花费时间,但是我对他人是尊重、真诚、关心、接纳和友好的,所以我在工作和生活中也是左右逢源的。
就我的实际情况来说,只要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之中他人尊重、真诚、关心、接纳和友好,那么无论交往的人多与少我们都会收获和谐融洽的人际局面的。只要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之中他人尊重、真诚、关心、接纳和友好,那么我们就大可不必为自己未来忧心忡忡。
杨老师:
您好!谢谢您了,我现在也觉得还是学好本领重要,未来还是主要靠自己的,有实力的话就自然能认识更多的人!谢谢您啦,以后还有这些问题的话我还要问您的哦!麻烦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