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审计现场管理
1、(一)提升审计组长或主审人员的现场管理水平。审计组由审计组组长和其他成员组成。审计组实行组长或主审负责制。审计组组长是审计现场业务、廉政、保密、安全等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审计组长或主审要不断更新知识,掌握审计新方法、新方式。不能仅凭经验、惯性从事审计工作,很好地把握大局,发挥“主心骨”作用,引领审计方向,科学组织审计人员,协调各项审计工作、审计关系,注重审计现场管理组织工作,统筹考虑从事审计项目相适应的专业知识,业务技能和工作经验,提高审计人员的思想觉悟和工作自觉性,形成合力,提高审计效果。
2、(二)注重审计调查了解、研究,保证审计实施方案质量。增强审计方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调查了解越深入、越全面、越有利于编制出操作性强的审计实施方案,也就越能保证审计质量和审计目标的实现。及时作出修正,并调整审计应对措施。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调查了解有一个随着项目的实施而不断深入的过程,编制的审计实施方案在执行过程中,也有可能和必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加以调整和完善。编制良好的实施方案应具有分析深入、目标明确、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审计事项详细、讲究方法、注重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和风险评估,是一个具有指导性、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审计实施方案,在审计现场实施过程,切实能发挥审计工作指南作用,促进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效率和水平。审计组长可以根据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事项,对审计事项的执行、调整和完成情况进行管理,确保审计实施方案落实。审计人员应当对相关审计事项的完成情况进行确认。
3、(三)加强审计取证管理,实行审计取证“终身负责制”。审计取证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围绕审计目标收集审计证据的过程。它是整个审计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是形成审计结论的基础,是审计认定事实,做出定性和处理处罚的依据。审计人员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采取适当的方式,获取审计证据。一要明确审计取证的范围,要有针对性地收集与审计事项相关的审计证据。二要确保审计证据的证明力。要收集能够证明审计事项的原始资料、有关文件和实物等原始证据。同时,要注意原始证据的汇总,既保证其证明力,又减轻审计人员工作量,提高审计取证的效率。三是审计证据应当符合适当性和充分性的要求。审计人员不得片面收集证据,不得涂改、伪造、隐匿和销毁审计证据。四是加强审计取证技术方面的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执业能力,增强审计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
4、(四)加强审计现场疙熳阊涓信息的勾通与交流。一是召开审计现场总结会,就审计现场成员之间具体审计工作进行协调管失窝蜜琶理,解决审计工作按程序有序开展,各司其职的问题;二是建立审计事项报告制度,听取工作进度和阶段性成果,解决现场审计难题和目标任务的完成。定期总结可以理清整体的审计思路,有利于审计组长或主审了解审计要情、掌握审计进度、纠正审计方向偏差、制定实施下一步审计计划、修订补充审计实施方案,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使现场审计有序、高效进行,充分发挥审计组长的作用。审计组在审计过程中,还应对重大审计事项实行报告制度。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发现涉嫌重大违法犯罪问题,与国家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政策及其执行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关系国家经济安全、信息安全的重大问题,或者影响人民群众经济利益的重大问题等重大事项的,应当及时向审计组组长报告,由审计组组长直接向分管局领导、局长报告。审计组组长应当指定专人负责重大事项的查证工作,做到严格保密。另外,值得一提的还有现场安全管理。审计组应当加强审计现场安全管理,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理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