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部人员如何快速识别“会虫”
1、(一)自从提升为市场部传播主管之后,小白在市场部更加勤勉的工作着。那一年里,公司组织召开了两次新闻发布会,一次在春季,一次大约在冬季。 可见,小白所在公司的业务,这一年的确是快马加鞭、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2、(二)在那次冬季发霎霈喊纪布会上,小白就得到了充分的历(zhe)练(teng)——从构思策划发布会方案,到撰写热情洋溢的媒体邀请函;从安排会场花误徼翦级篮布置,到面试接待礼仪;从沟通领导讲稿,到商讨媒体问答;从组织彩排,到音响灯光调试......小白和全体市场部同仁一起准备了好几天,忙得热火朝天。功夫不负有心人!发布会获得了与会嘉宾的一致好评。大家都认为那是当年IT(信息技术)行业难得一见的的精彩发布会。曲终人散,小白和小伙伴们一起开心的收拾着“残局”,才陡然发现作为会议演讲之用的笔记本电脑居然不翼而飞了。在到处都找不着那台笔记本电脑的影踪之后,小白只得与酒店的工作人员交涉,并怀着最后的一丝希望——报警。经警方调取现场监控之后,酒店的工作人员脱口而出——会虫!一番折腾之后,警察叔叔让小白众人回去等待......
3、(三)原来,纯洁善良的小白只知道发布会、研讨会、交流会、展览会、座谈会、以及各种峰会等等,哪里还关注这些会议的背后,或许藏着自己做梦都不想碰到的各种“会虫”呢。 这就是为什么银老师之前一直要呼吁和倡导的: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所谓“学一行”,就是要充分利用在行业里的这个有利条件,尽可能深刻的对该行业的各种明规则、潜规则都有所了解。上述发布会中,之所以美中不足,导致一台笔记本丢失了,就是因为小白之前心里压根儿就没有“会虫”这个概念。善良的小白甚至还对着西装笔挺的“会虫”,绽放出一脸的阳光和灿烂。这,就算是小白为“会虫”所交的一次“学费”吧。
4、(四)会虫——Meeting Worm(首字母M和W,正像两条蠕动的“虫”),即“会议的寄生虫”。银老师杜撰的翻译和原创的解释,权当一笑。这是当代经济高速发展和繁荣之后,所带来的一种“以会议而生”的灰色副产业。这些混迹于各类大小会议的职业“会虫”,其目的或许不在于参加什么会议进行学术交流,或者不单纯是为了给会议的组织者捧捧场增加人气! 会虫出生的动机相当多元!会虫出现的场所也十分丰富!会虫出场示人形象也千差万别!
5、(五)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下面,银老师就“当仁不让”、“抛玉引砖”,和大家一起说道说道“会虫”的三个维度:“动机”考: 1、混吃混喝型——【形照滠跋诵象素描】这一类“会虫”,有点类似“无业游民”,他们“混会”的目的很单纯——免费吃喝,免费领会务小礼品。一般而言,会议的组织者为了形象需要,通常附带的餐饮环节和会务礼品都比较上“档次”。这类会虫,占便宜的心理因素大。 【伤害等级】1颗星半+浪费一些餐饮酒水。【应对措施】严卡入门关!凭邀请函、邀请短信、邀请二维码入门。有的会议组织者,甚至在邀请函上花大功夫——一则形象更加“高大上”,二则某种程度的可以提升防伪等级。2、骗吃骗喝型——【形象素描】这一类“会虫”,通常有一定的相关职业。他们手里攥着或真或假的名片,穿梭于各大会场。不但骗吃骗喝,甚至还可以骗取会议主办者的相当“尊重”。辨别这类会虫需要一定的专业技巧,因为他们通常训练有素,“悟性”极高。 【伤害等级】2星半+情感伤害 【应对措施】严卡邀请关!那些似是而非的嘉宾就不要再邀请啦!除非,你的会务目的之一,就是要人数“多多益善”,SHOW(秀)给某些人看。3、顺手牵羊型——【形象素描】这一类“会虫”,的确为君子所不齿,基本属于“会虫”中的最低层级,也是大家重点打击的对象。他们常常会趁人不备,窃取与会人员或者会议组织者的各种轻便贵重的物品。 【伤害等级】3星+物品丢失 【应对措施】严卡安防关!增派人手,加强监控,分工到位。甚至某些会议入场后,对与会人员的物品编号后统一放置,离场后大家凭号领取。4、跨界营销型——【形象素描】这一类“会虫”,有着优雅的举止、得体的语言、迷离的眼神,因而具有极强的迷惑性。他们的最大特点就是尽力往嘉宾席或者前排靠近,一有机会就和与会嘉宾攀谈——其目的是推销什么保险、理财、拟或是会所、健身之类。因为他们知道,会场的目标客户,通常具有较高的“含金量”。 【伤害等级:不确定? 【应对措施】银老师认为,这个环节,就不是市场部人员所重点关注的啦。你情我愿,如何应对?让嘉宾自己交学费吧(开玩笑啦~~~)5、欺世盗名型——【形象素描】这一类“会虫”,通常以某些组织的“代言人”出现。其头衔往往光亮,其言论往往张狂,其著述往往辉煌,但是否经得起推敲和验证,就不得而知了。 老百姓对这一类超高级“会虫”,常常赠之以“专家”雅号。这一类特殊“会虫”与之前的种类相比,区别在于一个在台上,一个在台下。 【伤害等级】对会务组织者为0;对会议听众为5星 【应对措施】市场部人员,往往就无需应对了,除非是BOSS交代下来的任务——让你寻找合适的靠谱“专家”;而参会观众,就需要明辨是非,别一听“专家”的头衔,就顶礼膜拜。“场所”考: 1、都市——各种高中低档次的会议场所,均有可能遇到他们的身影;尤以大都市的CBD(中央商务区)居多。 2、乡村——各种红白喜事,各种包场或者流水席,均有可能遇到——凡是人多、陌生面孔多的聚会,“会虫”们就相当的喜欢。 3、山区——媒体常有爆料,大意是在某些矿区附近,经常驻扎着一些“山寨”媒体,矿区一旦有“事故”,他们就会以打算写“故事”的名义索要好处费或者“封口费”。事实上,他们已经是“会虫”的另一个变种——“产业、垂直、蹲点”的等着那些对他们而言的“机会”出现。“形象”考: 晕!还“考”什么啊?因为这年头,形象真心没那样重要,我就不再写啦,请自己举一反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