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宽容对待犯错的孩子
1、听听孩子的想法 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家长要相信自己的孩子,耐心问明原因,然后因材施教。比如,当孩子拿了家里的钱,不要一下子想到偷这个层面,认为孩子变坏了而教训孩子,而要耐心询问孩子为什么拿钱。孩子讲明原因后,家长就要根据情况分析,告诉孩子以后应该怎么做,或者家长在零花钱上做一些改变,避免孩子以后出现这种行为。借这个机会,给孩子讲讲偷的问题,比如,怎么做是偷,为什么不可以偷,偷会带来什么恶果等。
2、不埋怨孩子 有的家长不管面对多少人,都会对孩子大加指责,说孩子多么多么不好,怎么怎么不行。这不仅会让孩子丧失自信,还会让他对父母产生抵触情绪,不但不会去用心改正错误,还不利于以后的家庭教育。 有的家长脾气暴躁,当孩子不服管教的时候,就急得大喊大叫或者采取一些过激的教育方法。孩子做错了事情,本身就已经很伤心或者很恐惧了,家长不断埋怨孩子,只会加剧孩子的恐惧心理。孩子紧张、焦虑,只顾害怕了,如何改正就顾不上了。此外,有的孩子还会产生反感情绪,形成逆反心理,甚至自暴自弃。
3、教育孩子要就事论事 教育孩子不可上纲上线,要就事论糙怍牢莱事,不要让孩子产生一种犯了错误就是坏孩子的想法。 有个男孩把亲戚送的一把卡通剪刀挂在了钥匙链上,非常漂亮。一天,不知怎么搞的,剪刀曜廨枳簸找不到了,男孩非常沮丧。妈妈知道了这件事,指着孩子鼻子就说:“你就是这么粗心!丢三落四!以后甭想要任何好东西了!”听了妈妈的话,孩子头也不回,直接冲出了家门。 孩子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反应,错在妈妈没有问清事情经过,一点都不理解孩子失去漂亮剪刀的悲伤,就给孩子贴上了“粗心”的标签。 我们一定要记住,虽然孩子的错误行为应当受到惩罚,但孩子的人格,在任何时候都不应受到攻击。如果父母经常无视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不断地体验自己的无能和失败,孩子性格中矛盾、愤怒和敌对的情绪就会增大,不利于孩子形成积极、向上的性格。
4、公共场合给孩子留面子 李核骐儋枷晓雨经常被父母呵斥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孩子。父母的呵斥,让李晓雨非常自卑。那天,父母带李晓雨去朋友家玩,和朋友家孩子玩耍的时候花瓶被打碎劲忧商偌了。朋友家孩子为了逃避责任,说是李晓雨弄碎的。父母当即严厉地斥责李晓雨,李晓雨一句话说不出来。 父母千万不要在公共场合羞辱或打骂自己的孩子,这不仅会给孩子造成心灵上的伤害,还会让孩子性格的扭曲,把羞辱当成一件平常事。这样,当孩子面对他人羞辱的时候,也就失去了反抗的信心和能力。此外,父母这样的做法,还会给孩子树立不好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