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母清汪中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别母》这首诗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情厚意而写的。作品写出了一个儿子对母亲的不舍与思念,但是却又不得不为了前程,为了让母亲过上更好的日子而远走他乡,寇渑帆鄯淋一漓尽致地表达了即将分别的点点离愁的思想感情。
《别母》
清代:汪中
细雨春镫夜欲分,白头闲坐话艰辛。
出门便是天涯别,明日思亲梦里人。
译文:
在细雨如酥的春夜,诗人坐在跳跃的灯光下,倾听着满头白发的老母诉说着多少年来的生活艰辛。虽然时间已近夜半,还没有睡意。
为了能让让母亲生活得好一些,天亮后,自己又要远走他乡,与老母亲天各一方。以后的日子里,母子即使日思夜想,也只能在梦中才能相见。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汪中幼年丧父,母亲含辛茹苦把他抚养成人。可是等到自己长大以后,却仍然不能侍奉于母亲的床前,无法让母亲过上衣食富足的日子。这首《别母》诗就是为了表达对母亲的深情厚意而写的。
“细雨春灯夜欲分”。这是一句经典的景物描写。在诗人与老母亲分别的前夕,夜静更深,春雨绵绵,灯光如豆。这春夜、细雨、春灯的描写,不仅是当时真是清净的简单描述。
更是为了突出一种悲凉、哀愁的氛围,仿佛就是诗人悲凉心境的再现。这一情景的描写,令人不能不想到唐代诗人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汪中(1744-1794),清代学者、骈文家。字容甫,江都(今江苏)人。乾隆四十二年(1777)贡生(指明、清两代科举制度中被选取入太学或备录用的秀才),后绝意于仕进。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