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病毒防护3大点,保护宝宝也保护你
1、随时随地做好自我保护在家中(1)增强卫生健康意识,适量运动、保障睡眠、不熬夜可提高自身免疫力;(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经常彻底洗手,不用脏手触摸眼睛、鼻或口;(3)居室多通风换气并保持整洁卫生;(4)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或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5)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和空间密闭的场所,如必须去佩戴口罩;(6)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家禽家畜;(7)坚持安全的饮食习惯,食用肉类和蛋类要煮熟、煮透;(8)密切关注发热、咳嗽等症状,出现此类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近就医。
2、在公共场所(1)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与农场牲畜或野生动物接触。(2)保持工作场所室内不断的通风换气;在人多的地方,商场、公交车、地铁和飞机等地方都是人流密集,可佩戴口罩减少接触病原风险。(3)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袖或屈肘将鼻完全遮住;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咳嗽打喷嚏后,用肥皂和清水或含酒精洗手液清洗双手。(4)外出回家后及时洗手,如有发热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症状,特别是持续发热不退,及时到医院就诊。(5)传染病流行季节应尽量避免各类聚会。
3、外出采购(1)接触动物和动物产品后,用肥皂和清水洗手;(2)避免触摸眼、鼻、口;(3)避免与生病的动物和病变的肉接触;(4)避免与市场里的流浪动物、垃圾废水接触。
4、保护自己远离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传染(1)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用一次性纸巾巡綮碣褂或干净毛巾擦手。双分囗拮蟀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2)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3)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避免产生过度疲劳。(4)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不少于3次,每次20-30分钟。户外空气质量较差时,通风换气频次和时间应适当减少。(5)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6)如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流涕、发热等,应居家隔离休息,持续发热不退或症状加重时及早就医。
5、哪些时刻需要洗手: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在制备食品之前、期间和之后吃饭前上厕所后手脏时在接触他人后接触过动物之后外出回来后
6、旅途在外没有清水,不方便洗手,怎么办?可以使用含酒精消毒产品清洁双手。新冠状病毒不耐酸不耐碱,并且对有机溶剂和消毒剂敏感。75% 酒精可灭活病毒,所以达到一定浓度的含酒精消毒产品可以作为肥皂和流水洗手的替代方案。
7、轻症发热病例的居家隔离建楠粲胂部议(1)将病人安置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2)限制看护人数,尽量安排一位健康状况良好且没有慢性疾病的人进行护理。拒绝一切探访。(3)家庭成员应住在不同房间,如条件不允妓罹鐾岭许,和病人至少保持1米距离。(4)限制病人活动,病人和家庭成员活动共享区域最小化。确保共享区域(厨房、浴室等)通风良好(开窗)。(5)看护人员与病人共处一室应带好口罩,口罩紧贴面部,佩戴过程禁止触碰和调整。口罩因分泌物变湿、变脏,必须立即更换。摘下及丢弃口罩之后,进行双手清洗。(6)与病人有任何直接接触或进入病人隔离空间后,进行双手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