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中资本公积是指什么呀
资产负债表中资本公积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接受捐赠、股本溢价以及法定财产重估增值等原因所形成的公积金。资本公积是与企业收益无关而与资本相关的贷项。资本公积是指投资者或者他人投入到企业、所有权归属于投资者、并且投入金额上超过法定资本部分的资本。
会计准则所规定的可计入资本公积的贷项有四个内容:资本(股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资产评估增值、资本折算差额。
新准则中规定,企业形成的资本公积在“资本公积”账户核算。该账户按“资本溢价”和“其他资本公积”两个明细科目进行会计核算。其贷方登记企业资本公积的增加数。借方登记资本公积的减少数,期末余额在贷方,反映企业资本公积实有数。
扩展资料
资本积累实质上属于投入资本范畴, 由于我国注册资本制度的使用等原因导致了资本储备的出现。《公司法》等法律规定, 资本准备金的使用主要是为了增加资本, 即增加实收资本 (或股权)。
资本积累资本的增加虽然不能导致总所有者权益的增长, 但资本积累一方面可以改变企业的资本结构, 体现出健全和可持续的潜力企业发展;另一方面, 对于股份有限公司来说, 会增加投资者持有的股份, 从而增加公司股票的流动性, 进而激活股价, 增加股票的成交量和资本的流动性 "。
此外, 对债权人来说, 实收资本是所有者权益最重要的体现, 也是考虑投资风险的重要因素。因此, 资本储备资本的转移不仅能更好地反映投资者的利益, 还能影响债权人的信用决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本公积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29
阅读量:23
阅读量:75
阅读量:75
阅读量: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