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和儒家学哪个更好
道家恽但炎杰和儒家本质没有什么不同。也谈不到哪个更好。最终都是明心见性,只是途径不同而已,是他们采用的方式不一样。因为人有了分别,才有了门派的划分和区别。
道家其实是比较接近大众的,更有自己的特点,更加追求的是通过个人手段修持达到目的。儒家的更加平易近人,看起来很世俗。儒家文化影响了中国几千年。这个力量是很大的。事实上儒家也一样可以达到明心见性的,而且更为人接受。但是达到高处一样不容易。
道教与儒教的区别:
1、道家讲“出世”,儒家讲“入世”。
道教认为,个人修养的提升乃至成仙明道,根本在于个人的,跟别人没有关系,主张远离人到深山老林找块地方。道教的方法上也充分反映了道教的“出世”思想。
儒教是主张参与社会的,而且主张个人的自我完善是在参与社会的过程中才能实现。比如儒家的人生目标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际上是把人自身的发展与对家庭、社会的贡献紧密联系在一起了。所以儒家是主张"入世"的。
2、道家重生理,儒家重做人。
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养生、体成仙。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必须形神并养,即有“内修”“外养”的工夫。
儒教是法,要求如何做人,每个人应该怎么做。儒教崇尚的是“存天理、灭人”,哪怕削足适履也要人来适应宗法社会的纲常,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道、儒两教各有特征。
道家在传承的过程中,逐步走向了一条比较隐逸的道路。道家不太喜欢做“普渡”的工作,也就是不太重视对全民的“普及义务教育”。道家传授特别重视的“根性”,也就是所谓“天资”。
儒家主要是在读书人中进行教育。他们不像道家的隐逸,也不像佛家那么普渡众生,主要通过学校教育来传布教义和思想,所以儒家往往是“书生”。
4、修行方法的差异。
道家的修行方法是重视修持心性,就是着重心性的磨练和自我把握。道家的修行多选择在深山清净之地,所以一般人往往难以看到道教徒。
儒家往往把读书本身作为一种修行方法。儒家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是读书用工,方法得当,就变得精气神十分旺盛,素质和人的气质都会得到巨大的优化,看起来会相貌堂堂,气宇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