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是什么意思

2025-03-22 07:13:03

意思是: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原文: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译文:

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说话先有准备,就不会词穷理屈站不住脚;做事先有准备,就不会遇到困难挫折;行事前计划先有定夺,就不会发生错误后悔的事。

出处:《礼记·中庸》——战国·子思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是什么意思

扩展资料

《中庸》出自《礼记》,原本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三十一篇。由汉宣帝时人戴圣根据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批佚名儒家的著作合编而成。

《中庸》一书,共三千五百多字,按照朱熹的分法,分三十三章,四大部分,传的是自上古大圣以来的儒家道统心法,其内容涉及为人处世之道、德行标准及学习方式等诸多方面。第一章到第十九章的内容着重从多个角度论述中庸之道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第二十章承上启下,从鲁哀公向孔子询问处理政务的方法一事着手,通过孔子的回答指出了施行政事与加强人自身修养之间的密切关系,并进一步阐明天下通行的五项伦理关系、三种德行以及治理国家的九条原则。

在此章的最后引出全书后半部分的核心“诚”,并强调要做到“诚”的五个具体方面。第二十一章到第三十三章的内容,便是围绕“诚”来展开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庸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相关推荐
  • 阅读量:21
  • 阅读量:63
  • 阅读量:73
  • 阅读量:63
  • 阅读量:93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