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案

2025-04-05 21:09:19

劝学 柳云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基用疣黄门础知识 2、能力目标:以诵读培养语感,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德施仿脊饬育目标:认识“学不可以已”的深刻道理。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树立为发展学生能力、智力而教学的观念,坚持诵读教学。   教学难点是:在诵读中落实本文的文言语法知识教学。在诵读中渗透正字正音、辨词析句、层次疏理、文意理解、语言鉴赏等多项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 三、教学方法   本文采用诵读教法、讨论交流法。 四、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诵读课文、探究课文、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整理、归纳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实词、虚词、句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刚才,很偶然的想到一个很实在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说遍地都是正确的答案。我很想听听同学们是从什么样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的。 1、从小学到现在,也算是十年寒窗了,你是否思考过这样的一个问题:学习的意义在哪里? 2、第二个问题:这些年来,你在学习上有哪些好的方法? 这几位同学的回答都很深刻,相信大家也很想知道两千多年前的人,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这节课,让我们一起通过一篇散文的指引,穿越时光隧道去聆听两千多年前的儒家大师荀况关于学习的谆谆教诲。这篇散文的题目是《劝学》(课件板书) “劝学”的“劝”是什么意思? 生:勉励之意。 师:那这个题目告诉我们这是一篇勉励人们努力学习的文章。它虽然是文言文,但其内容浅易,行文思路清晰。同学们一起来读一遍。 二、第一环节:诵读课文  训练方法:分段读、分男女生读、全文读、听课文录音 (一)齐读课文(学生读后,教师指导正音、停顿) (二)欣赏课文诵读(播放课文录音)(注意朗读名家对诵读节奏和情感的处理) (三)自由诵读,品味语言(教师下去指导,邀请学生个人诵读) (四)齐读、个人读。 三、第二环节:探究课文 课文行文思路 老师这里还有几个疑点,请大家讨论。这是一篇议论性散文,那么 1、就议论这点而言,文章的论点是什么?(第一段提出论点“学不可以已”) 2、这个论点是两千多年前的看法,就今天看来是否还有生命力?(学习改变命运、终身学习) 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证自己的论点的?(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 4、荀子看来,学习的意义是什么?(改变自己、提高自己) 学习有什么作用?(弥补不足) 学习的方法是什么)(善于积累) 学习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坚持、专一) 5、就散文这点而言,它的文学性体现在哪里?(作者通过二十个比喻来说明道理,以喻代议,寓议于喻) 6、谁来总结一下本文的行文思路? 从学习的意义上论证(5个比喻) 学不可以已(中心论点)从学习的作用上论证(5个比喻) 从学习的态度上论证(10个比喻) 四、第三环节:背诵课文 A、第二段的行文:(5个比喻) B、第三段的行文:(5个比喻) C、第四段的行文:(5对比喻,10个) 五、第四环节:拓展延伸 六、小结(可请学生来小结) 七、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相关推荐
  • 阅读量:81
  • 阅读量:33
  • 阅读量:68
  • 阅读量:77
  • 阅读量:68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