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老湿浅谈夏秋钓鲤鱼心得
1、选窝:选择相对僻静一点的水域,可以是铧尖、深潭、回水湾、桥墩子,都可以上鱼,至于水底结构,有文章说选择沟坎、障碍物,菀蒯踔观我却习惯水底较平,有点小斜坡和小沟坎可以接受,障碍物不推荐,虽然理论上更容易有鱼,但不适合溜鱼,比如什么倒在水里的大树杈、茂盛水草的地方,往往溜鱼压力很大,容易钻进去就缠绕断线跑鱼。水深:不宜过浅过深,这表面上是一句废话,但有的钓友盲目追求深水,往往过深的水里光照、温度、氧含量,都不适宜,加上天然食物少,鱼类不常光顾。当然过浅的弊端就显而易见了,浅水夏热冬凉变化也大,关键容易受到惊吓,即便轻手轻脚、小幅抛竿,除了夜间,就算很香的窝料,大部分鱼儿也不愿在白天到太浅的地方冒险。我在同个水域同时同量选择了2米、3.5米、5.5米打窝,5.5这个没有上鱼,综上,个人经验,2.5-4米之间就比较合适了。打窝:只要条件允许,多窝走钓,一个人打3-5个窝子,窝子的间距可以大一点,至少15米以上,隔太近效果受影响。窝子的类型可以不同,按照上述选窝的地势打窝,增加中鱼几率,所谓东边不亮西边亮。我把打窝分3种方式——1)老窝——每天定点定时定量投放,适合味型清淡的粮食饵,原味谷麦红薯等都可以,前3-5天不作钓,往往需要一周,等窝子喂纯了,鱼也形成觅食条件反射了再钓,而且钓了收工的时候继续投放,称为续窝,笔者在初学钓鲤的时候就用这招,很老实很虔诚也很累,需要每天都牵挂和执行,优点是能聚鱼,毕竟通过时间和粮食堆出来的,而且容易出现真正的巨物,缺点就是喂少了只能吸引少部分鱼进窝,吃完就撤退了,喂多了如果附近鱼数量不多,灌饱了后也会撤退或者不捡钩,或者底料陈货堆积变质,影响觅食性。总的适合离水域近,时间方便的钓友。2)夜窝——我随便命了这个名,意思是晚上去喂,一早去钓。这个方式我屡次实验效果最为明显,上鱼率高,有几个因素,经过一晚上的散味、聚鱼、觅食,到了晨曦破晓前后发窝达到高潮,窝里的喂食已经所剩不多,但是不少鱼才没吃到几口,意犹未尽,加上清晨的安静、氧含量高、水温舒适、食欲强,往往轻抛下去几分钟就会中鱼,我曾不止一次这个方法下杆漂子稳定后30秒内中鱼,缺点就是也折腾,需要单独跑一趟去喂窝,而且需要起得很早,争取在破晓前作钓,日出后一来钓鱼人都出来了,容易被别人无意占窝,而且味儿散了、饵没了,窝子也会“过期”,鱼都散伙了。投喂量3手,差不多半包(半斤左右)3)现窝——现喂现钓,但喂了之后不要急于下杆作钓,也要等待,只是不像夜窝等待时间长,比如早上6点去喂,那么9点-10点往往是一个上鱼时间段,有的甚至要等到11点;如果下午14点喂,那么要等到18点-20点擦黑的时段最上鱼。投喂量2手,三分之一包(3两左右)。以上打窝之后的等待我称之为“晾窝”,就是把窝子晾一边,让它散味、聚鱼,个人经验纯粹的晾窝比把钩线放在窝子里一边晾一边等鱼口的效果好得多。打窝在量上面切莫贪多,感觉一手一手的总不放心,其实野生环境密度不是很大,喂太多容易不捡钩,这也是很多钓友纳闷的地方, 越钓不到越打重窝、越是频繁补窝,陷入恶性循环,当然,人家某大师被网友戏称“李大盆”,开玩笑说他打窝之后水库水位上涨1米,意思是人家大师都是强调的大窝重窝,我却在聊“轻奢”窝子,其实各有各的道理,关键自己觉得适合就好,比如李大盆选择的作钓水域、环境、密度、装备、钓法等因素都不同,借用大毛的师傅老化说的那句话“钓无定法,适者为佳”,我也从来不说任何人的方式不好,好比农村杀猪要人按住,杀猪刀捅进去一个盆接住猪血,杀猪场规模化的宰杀又不同,可能是电晕、机械刀、链条式流水线分割,总之是把猪给杀了就对了,哪种方式不重要。
2、装备:我这个方式不适合钓椅、钓箱,个人觉得钓大岸羔囹椅钓箱更适合钓鲫鱼,因其结构性、稳定性、现代又时髦,适合台钓打频螟苋镔柞率。但野钓鲤草建议“精简”、“传统”,钓椅这些不合适多窝走钓,搬起来比较麻烦,而且有时候野外出鱼的地方钓位体感都不是很舒适,更不好安顿钓椅这些正规军的飞机大炮,我基本就是“小米加步枪”,一支杂牌子传统5.4车盘竿、抄网、买了个能当小凳坐的小桶(里面放半包谷麦、地插、花露水),鱼护经常都不拿,因为经常最后都是放生,懒得拿还搞得湿漉漉,车子尾箱还一股鱼腥味,当然,这个只是个人意愿,各位钓友尽兴就好。有车盘泄力对竿子的性能要求不高,10块钱的立漂,钓大鱼漂子贵贱不重要,只要吃铅量合适,比钓鲫鱼的大一点或者差不多就行了,漂调平水0目或缓下,钓2-8目不影响,反正要铅坠躺底,千又1号钩(伊势尼4号也行),钩子建议不要太大,并不像矶竿抛竿的自杀式钩那般大,太大了影响入口,或我猜测视觉上也有点影响,一线单钩到底,渔线2.0-2.5都可以,车盘竿泄力太粗也没有必要,线太粗太硬都影响鱼口,铅坠离钩15-18公分,太近影响鱼口,太远影响浮漂信号,判断太慢容易跑鱼。作钓:需要注意几个细节——1)喂窝的时候最好是清楚详细水深情况,能给漂子太空豆定位后做个记号最好,比如我会把钩子挂在竿子尾部的金属小环上,然后对比铅坠到底的时候漂子太空豆是在竿子第几节的什么位置,深度做了定位的好处是真正去作钓的时候不用老在找底找水深,这样的动作会引起窝里鱼儿的警觉,鲤鱼本来就狡猾,一只受了惊扰,其余的也会跟着溜走,试想“晾窝”的目的就是营造一个安全安静的觅食环境,如果去找底一会钩子铅坠在窝里来来回回的,那就容易前功尽弃,细节决定成败。2)找颗粒大的饱满的小药玉米挂钩,挂钩的方式很多种,也都问题不大,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挂得太深,以至于刺鱼的时候收到阻力,最后玉米拉不掉,刺到一点嘴皮脱钩跑鱼;3)轻走动,不做声,轻抛竿,注重安静这个点,我不赘述,大家都能get到。抛满线,然后感觉铅坠快触地之前再往回带一点,这样的好处是让铅坠和鱼钩能在触底之前就舒展开,形成距离,而非在降落途中水阻或浮力不用造成缠绕,另外也能让钩食从外围滑到窝边,不易惊鱼。这里加一点就是有时候落点在窝子边缘的效果很好!一是不会被窝料淹没,显得醒目,二是大鱼本身喜欢从窝子外围开始捡拾。4)守漂为主、引逗为辅,抛竿后漂子稳住就不要随意抬竿,等待是必然的,但是我通常会在10分钟左右轻轻提竿拖动铅坠大概几公分,然后漂相正常规律都会目数增加一点,引逗往往有奇效,鲤鱼有追食的习惯,通常在引逗的那几秒到之后的1分钟内容易中鱼。一个窝子通常守半小时,能拖动引逗3次左右,太频繁会炸窝,死守的话,效率低,而且不确定因素很多,比如那个窝子有些客观原因就是一条鱼都没有,就得去试下一个窝子,我一般是打3个窝,半小时左右一个轮番去试,搞两圈后也差不多收摊了,久等无用,该钓的也钓起来了,钓不到也就认了,我大部分时候都能上鱼,但难免会遇到气压低、变天、旁边有其他的躁动(不远处游泳的、打鲢子炸的响的、菜鸟钓友唱歌喧哗的)、水温不适、电工等因素,所以也是强求不了外部条件的,我们能做的,就是认真做好该做的,去享受这个过程。有的人会质疑这样走动会比较累,其实非也,如果3-4个小时坐在一个地方死盯漂尖动也不动一下,腰腿眼睛会更累,也不利于身体健康。反而在走动中寻找机会,充满期待。5)大部分的中鱼漂相都是缓慢黑漂,也有少部分是送漂。不管黑漂、送漂,看懂了就果断打,如果不确定的就不要动,比如突然顿一下或猛抖一下就不动,建议不要打,有时候是鱼身鱼尾过路的时候撞线,有时候是吸了一口又吐了,也有其他玩意搞了一下的可能, 这时候打的话空竿惊窝的可能性大,可以稍等2分钟然后做个轻引逗。那种缓慢沉稳的往下拖5目变2目可以提竿刺鱼,越是大鱼,漂相越慢越稳。刺鱼不建议扬竿过猛,现在的鱼钩众所周知都是高科技产品,又利又尖,牛皮都穿刺不费力,鱼嘴那么嫩更不在话下。扬竿过猛瞬间的力量容易超过竿子线组的承受力,或者拉豁了鱼嘴,或炸窝,起鱼之后那个窝子也就废了。我经常也就比钓鲫鱼的扬竿力度大不了多少,正口刺得牢,而且迅速往窝外领鱼,如果比较顽抗不服领,就放线让它自由外窜,放线的时候保持弓竿就行,让竿子带着点力。车盘竿溜鱼的技术含量没有手竿固定线长的高,反正放线让鱼跑,越大的耐力也越好,反正最后都是跑累了就收线,然后再呛几口水,抄网伺候就算完事了。
3、 以上都是我自己一字一句敲出来的,没有任何复制和拼凑,都是一些实战经验,当然,也许这就是自己的一套有效搞法,不代表什么,可以作为参考。我有个哥们就是不总结这些东西,每次一起出去我总是有收获,他总是到岸边就火急火燎、一种要征服巨物的状态,最后都铩羽而归。当然,也算是个陪伴、给我抄鱼买水的,有他在的时候鱼获就给他,他开玩笑说是我的“鱼童”。我也经常给他分享我的经验,他就是样样都不改变,不论工具、方式,就是不注重我说的这些细节,我猜他会觉得我在自我标榜,不就是运气好能钓到吗?其实我之前也以为全靠运气,现在我发现,5斤以内的鲤鱼真的可以不靠运气。而且我有时候说几句,他本来又没有鱼获心情就不舒坦,面子上也挂不住,更听不进去,后来我也懒得说了,同行的时候他自己发挥,反正我有鱼获会给他。他口口声声喊我肖老湿,说我是民间高手,让我发扬自己配的谷麦产品,让我写点心得,有时候也知道是关系好他逗我几句,但我却觉得老师万万不敢当,分享一下不妨一试,看看钓友的反馈。都是爱好者,多多交流。渔而不为鱼,愚而仅为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