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上海公务员面试如何“征服”考官挑剔的目光
1、一、准即破题要准。所谓破题,指每道题目在回答时的前几句话;而所谓破题要准,即要求考生应当开门见山,直接将命题人的意图、考官最想听到的观点阐述清楚。专家在多年的面试培训中发现,在面试破题方面,考生常犯的错误有两个:第一,没有破题,大多数考生或机械重复题目,或铺垫叙述过长,给考官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难以在最短的时间里快速抓取考生答题的重点和关键;第二,有破题,但没破准,不少考生要么答非所问,没有就题干设置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回答,出现跑题、偏题的现象,要么破题观点错误,违背了命题人的意图和考官评分的标准。比如有这样一道题目:某地方政府将“孝顺父母”作为公务员升迁考核的重要指标,引起社会热议,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对此,你怎么看?显然,这道题目最关键的要求,就是考生要明确表态是否支持该做法。然而,在答题时,不少考生都避而不谈、避重就轻,大谈特谈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这就犯了“没有破题”、“没有观点”的错误。也有考生一上来就质疑这种做法是作秀,表示了反对意见,这就犯了第二种错误,即有破题,但观点错误。从命题人角度来看,实际上这道题的考查重点是考生能否认识到这一做法的重要意义,并针对这一做法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因此,破题表态还是要肯定该做法。
2、二、透即抓住本质。社会热点分析类题目归属于综合分析类题型,自然也要重点考查考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为了考查考生能否深刻理解并灵活运用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命题人往往会选择一些比较细小、零碎的社会热点事件进行考查,此时,透过现象看本质就变得尤其重要。在面试场上,如果有两位考生的综合表现不相上下,那么谁抓住本质的能力更强,谁的得分也就更高,胜负之分,就在于此。比如有这样一道题目:在春节来临之前,一些地方政府向五保户、低保户等困难群众发放消费券。对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一般情况下,多数考生凭直觉都会觉得此举甚好,应予支持和赞许。这种破题固然不错,观点鲜明,立场正确,不过却存在千篇一律的问题,很难形成答题特色和亮点。此时,透过现象看本质就变得尤其重要。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向困难群体发放消费券,有助于在短期内有效改善困难群众的生活,让大家过一个幸福、祥和的春节,这其实就体现了党和政府“关爱困难群体,落实以人为本”的政策导向,这才是这一举措的本质意义。
3、三、实即结合实际。命鞑民略锈题人在命制题目时,会刻意选择最新发生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同时又具有相当典型性的焦点事件。在答题过程中,考生就应当遵循“从事件中来、到事件中去”的基本思路和准则,义稻收豢既要提炼出事件背后的本质,也要能够密切结合事件进行阐述和分析。然而,有不少考生忽略了这一准则,在答题过程中盲目追求“高、大、全”,满口空洞的政治理论,脱离题干中的社会事件,变成了“空对空”的理论阐述,使考官如坠烟雾之中。比如有这样一道题目:现在,很多大学将4年课程改为3年或者3年半,剩下的时间让学生找工作,对此,你怎么看?该题目在回答过程中,要点明本质“反映出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要表明立场“此举是典型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益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值得提倡”。在分析论述过程中,要密切结合当前高校教育存在的脱离社会需要、忽视能力培养、职业教育滞后等问题,就如何改革高校教育模式、有效破解就业难题提出具体、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对于每个顺利通过笔试的考生来说,面试是进入公务员队伍必经之路。那么,如何才能战胜竞争对手,使自己脱颖而出呢?这是每一位志在成为公务员的考生必须认真思考且需要解决的问题。专家认为,要想在面试环节取得比较理想的分数,甚至凭借面试成功“逆袭”,必须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4、首先,良好的心态是前提众所周知,公务员面试环节很大程度上左右了考生是否能成功地实现自己的梦想。所以,大家的重视度极高,有的甚至“不惜血本”参加各种训练,目的只有一个——圆梦!然而,也正是由于过分地看重,导致很多考生心态失衡,严重地影响了学习的质量和效果,有的考生甚至出现了平常表现非常优秀,但是一上考场头脑一片空白的现象,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怎样才能把心态调整得比较好呢?一方面,要正真理解面试的本质。其实,面试就是考生通过答题的方式,与考官进行一次面对面的交流,让考官对考生有进一步的了解,最终为国家找到与岗位匹配的人(注意:不是找最完美的人)。因此,在面试过程中,考生只要把自己的真实想法比较自然地说出来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冥思苦想”,切忌一味“追求完美”;另一方面,不要把面试当成“世界末日”。不可否认,面试对很多考生来说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但是,我们左右不了面试的结果,因为它的成败是由很多因素共同决定的。所以,与其去想那些自己无法控制或者没有把握的东西,倒不如顺其自然、放开手脚豁出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用一种考官乐意接受的方式顺利地完成面试,最后得到他们的认可。
5、其次,规范的外在是辅助公务员不仅仅代表自己,而且代表国家形象。对于一名为老百姓服务的国家工作人员,如果不注意自己的形象,随意、邋遢、不讲究,那么必将被人民所不齿,也不利于我们开展工作。同时,国家公务员的形象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一种生活态度,能够向社会公众传达一种“正能量”,起到很好的示范和表率作用。那么,考生在面试中如何做到“精、气、神”俱佳呢?第一、自然。把面试当成一次普通的聊天,从容不迫、泰然处之。不要急躁,不要畏手畏脚,不要矫揉造作;第二、大方。面对考官应该有礼有节、不卑不亢。在回答考官提问时,考生一定要敢于直视考官,与考官进行正常的眼神交流。千万不要低头而言,也不要目光漂浮不定;第三、干练。考生在整个面试过程一定要体现驾轻就熟,不要阿谀奉承,要给考官留下睿智自信的印象。语言表达上一定摒弃“废话连篇”、“犹豫不决”的风格,讲话应该言简意赅、掷地有声。当然,个人形象上也得稍加注意,精致而简洁的发型和大方合体的正装也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做好了这三点,考生的外在形象才能基本上“征服”考官“毒辣而又挑剔”的眼光。
6、最后,优质的内容是关键如果说良好的心态和恰到好处的外在形象为面试成功奠定了基础,那么内容的优劣就成了影响面试结果的决定性因素。这也是令很多考生头痛的问题,因为前面两方面可以通过强化训练达到某种效果,至少不会跟别人拉开很大的差距。但是,内容的好坏却显得很难突破。事实果真如此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其实,只要各位考生做好了几个方面的工作,面试的内容就会得到考官的认可:第一、熟悉各种面试题型。大家都知道:虽然官方没有确定面试的题型,但是每一年的题型都体现“大同小异”的特点。所以,每个考生必须结合真题,对每一种题型进行分析,找到出题规律,总结答题思路,做到心中有数;第二、审题一定要准确,抓住题目的“个性化”,坚决做到“问什么、答什么”。现在的公务员面试为什么比早期要难很多,其中一个重要有因素就是“个性化”要求太强。如果考生还是按照“套路”去回答,还是不分“青红皂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那么结果只有一个——出局;第三、语言要规范、干净、简练;表达要流畅,轻重缓急拿捏到位;层次要清晰、逻辑性强。有的考生经常怀疑自己:我没有别人那么多话说,怎么办?其实,这本身就是对面试认识不清,因为面试“绝对不是说得越多越好”,废话连篇,只能使考官昏昏欲睡,一点用都没有。但是,一定要注意说话的连贯性、语速语调的适当性,概括简要的表达观点。同时,要学会使用层次分明的词语,注意过渡和衔接。第四、一定要学会抓住考官的心。有人说:现在的公务员面试,考官的喜好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结果。这句话虽然有点言过其实,但也不是毫无道理。因为考官是“裁判员”,他们的分数直接决定了我们是否能够“晋级”。所以,各位考生必须善于把握考官的心态,用打动考官的内容去“俘虏”考官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