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马台游玩攻略
戏马台是徐州现存最早的古迹之一,公元前206年,盖世英雄项羽灭秦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于城南里许的南山上,构筑崇台,以观戏马,故名戏马台。历代在台上营建了不少建筑物,诸如台头寺、三义庙、名宦祠、聚硅书院、耸翠山房、碑亭记等。随着岁月的流逝,时移世变,昔日的建筑物已湮没殆尽。现经整修,戏马台以巍巍壮观,重光溢彩的面貌,迎接海内外游客。
1、 戏马台位于徐州市中心区户部山岗上,是历史文化名城徐州现存最 早的古迹之一。公元前206 年,盖世英雄项羽灭秦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即今徐州),于城南的南山上,构筑丛台,以观戏马、演武和阅兵等,故名戏马台。
2、 历史上各个朝代在戏马台场地上营建了不少建筑物,诸如台 头、三义庙、名宦词、聚奎书院、耸翠山房和槟蜉镘枕碑亭等。随着岁月 的流逝,时移世变,昔日的建筑物已湮没殆尽。现经整修,戏马 台以巍巍壮观,重光溢彩的面貌,迎接海内外游客。 戏马台布局依山岗地形,逐步上递,错落有致。经山门,照 壁上有“拔山盖世”篆刻大字。东侧高台基上,置有铜铸巨鼎一 座,上镌“霸业雄风”。鼎呈长方形,双耳四足重6.5吨,高2. 25米,长1.91米,宽1.51米。鼎腹铸有歌颂项羽历史功绩的《 戏马台鼎铭》铭文一篇。一道琉璃瓦檐赭墙,连接东面两处古朴 典雅的四合院。 东院称“楚室生春”院,由穿廊、雄风殿和东西配殿组成。 殿前立有西楚瞩王项羽的石雕像,高2.85 米,顶盔贯甲,足踏 岩石,迎风雨立。雄风殿为“楚室生春”院正殿,殿前卷棚抱厦 的两根蟠龙柱,系珍贵文物,是戏马台建筑群中留存的古老构件 之一,雕工粗犷,造型生动。雄风殿后壁上嵌有一组“西楚春秋 ”壁画,长14米,高1.3米,再现了项羽英勇悲壮的一生。 西院称“秋风戏马”院。戏马堂是该院的主殿,堂周环以回廊,24根丹柱绕堂排立,四壁为雕花窗棂。堂中屏风为“秋风戏 马”图;反映当年项羽在虞姬陪侍下,观看士卒驰马操练的场景。 东配殿的壁画,由144 块大小不等的正方形和长方形砖坯雕刻烧 制而成,长9米,高2米。项庄舞剑画面,描述了当年鸿门宴的紧 张气氛。西配殿为一大型壁画,勾勒了兵败垓下后霸王诀别爱姬 的离愁场景。 戏马台台名碑石树于台顶重檐六角亭的风云阁内,碑石高 2 米多。“戏马台”三字为明代徐州兵备右参政柳城莫与齐所书, 笔峰苍劲遒劲,为当年旧物。 崇台位于戏马台顶、风云阁后。由于地势较高,登台四眺, 古城尽入眼帘。 戏马台北侧有曲廊、追胜轩、集萃亭和系马桩、鸟骓槽等景 点。曲廊内嵌有历代文人雅士吟咏戏马台的诗词石刻50余通,多 出于古今名家之手。
介绍
1、历史渊源 中国历史风云变幻,戏马古台历经沧桑。两千年来,戏马台作为西楚霸王项羽的遗踪,吸引无数的志士文人登临凭吊。 为纪念推翻中国封建秦皇朝的农民英雄项羽,褒扬历史功绩,戏马台景区历经了多次保护性的重修扩建。如今戏马古台结构严谨,布局匀称,错落有致,沉雄庄重。前区为两组宏伟的仿古皇家建筑群,以丰富的资料展示西楚霸王悲壮的一生;后区依山就势,设计为百米长廊,长廊以古来咏台诗词,古今书法大家笔迹勒石镶壁。景区内遍植名木异卉,更有霸业雄风鼎、重九台、乌雅槽、系马桩、项王武库、人杰鬼雄石等诸景点缀其间,使戏马台景区疏密有致,蔚为大观。开放以来登台揽胜的游客络绎不绝,它已成为国内项羽遗踪旅游网络上的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也是徐州市楚汉文化中杰出的代表。 戏马台景区内还坐落着具有典型北方建筑特色的明清古民区院落——郑家大院,整个建筑依山就势,布局严谨,结构考究,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与文化韵味。
2、门口 戏马台布局依山岗地形,逐步上递,错落有致。经山门,照壁上有“拔山盖世”篆刻大字。东侧高台基上,置有铜铸巨鼎一座,上镌“霸业雄风”。鼎呈长方形,双耳四足重6.5吨,高2.25米,长1.91米,宽1.51米。鼎腹铸有歌颂项羽历史功绩的《戏马台鼎铭》铭文一篇。一道琉璃瓦檐赭墙,连接东面两处古朴典雅的四合院。
3、东院“楚室生春”院 由穿廊、雄风殿和东西配殿组成。殿前立有西楚瞩王项羽的石雕像,高2.85米,顶盔贯甲,足踏岩石,迎风雨立。雄风殿为“楚室生春”院正殿,殿前卷棚抱厦的两根蟠龙柱,系珍贵文物,是戏马台建筑群中留存的古老构件之一,雕工粗犷,造型生动。雄风殿后壁上嵌有一组“西楚春秋”壁画,长14米,高1.3米,再现了项羽英勇悲壮的一生。西院称“秋风戏马”院。戏马堂是该院的主殿,堂周环以回廊,24根丹柱绕堂排立,四壁为雕花窗棂。堂中屏风为“秋风戏马”图;反映当年项羽在虞姬陪侍下,观看士卒驰马操练的场景。东配殿的壁画,由144块大小不等的正方形和长方形砖坯雕刻烧制而成,长9米,高2米。项庄舞剑画面,描述了当年鸿门宴的紧张气氛。西配殿为一大型壁画,勾勒了兵败垓下后霸王诀别爱姬的离愁场景。
4、风云阁 戏马台台名碑石树于台顶重檐六角亭的风云阁内,碑石高2米多。“戏马台”三字为明代徐州兵备右参政柳城莫与齐所书,笔峰苍劲遒劲,为当年旧物。 重九台位于戏马台顶、风云阁后。由于地势较高,登台四眺,古城尽入眼帘。这里的重九台,是为古代游子九月九重阳节登高怀乡而设的。据《南齐书》记载,宋武帝刘裕篡晋建立王朝前,于九月初九重阳节期间骑马登项羽戏马台,即位后就规定九月初九为骑马射箭、检阅军队的日子。相传,现在流行九月初九吃的重阳糕,就是从刘裕当年发给三军士兵的干粮演化而来的。 戏马台戏马台北侧有曲廊、追胜轩、集萃亭和系马桩、鸟骓槽等景点。曲廊内嵌有历代文人雅士吟咏戏马台的诗词石刻50余通,多出于古今名家之手。
5、西园 以书斋为主,前有平台、湖石窘谒樗缚假山,东有鹤寿亭,北有藏书楼。书斋取名“帜帘老屋”,面阔三间,四周有象征群山怀抱的叠石和假山,假山纯朴自然,轮廓完整,山上有云墙相隔,山下有山洞相通,与书斋前宽畅的平台、四时花艳的花坛组成一组幽静恬美的环境。这组设计,一起读书明志,一起继承父志、帜帘劳动之意境。在书斋后面,建有一座不对称的凹形书楼,园主沈秉成和其夫人严永华雅好诗文昆曲,在此阅览、吟诗作画,这对伉俪情深、才华横溢的佳偶在苏十年,隐居戏马台八年,夫唱妇随,在此留下了众多的诗篇与丹青。严永华《过洞庭》诗云:“烟雨沧茫接??冥,君山横扫黛螺青。城南老树今何在?也学高吟过洞庭。”诗文格调清新。 西花园以书斋“织帘老屋”为中心,分隔为前后两个小院,前院有湖石假山逶迤,后院有湖石花坛,北立藏书楼。
6、涉园 戏马台东部旧址原为清雍正年间保宁知府陆锦致仕后所筑“涉园”,又明“小郁林”。后为崇明祝氏别墅。光绪初年,湖州沈秉成(后任安徽巡抚、署两江总督)客居吴中,购得涉园废址,聘名画家顾芸等设计,营筑宅园。因宅之东西各有一园,又寓夫妇偕隐之意,故名“戏马台”。时吴中名士潘祖荫、李鸿裔、吴云、郑文焯等常来园雅集,饮宴酬唱,摩挲古玩,风流一时。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沈秉成卒后,其园不治,渐为民居。1932年,杨荫榆于此创办二乐女子学社。1939年,史学家钱穆携眷寓居东花园,于“补读旧书楼”撰成《史记地名考》一书。
7、 戏马台的正宅,像苏州的古老宅第一样,是一座四进三门楼的古宅院,有门厅、主厅、正厅,前三进为三开间的厅堂和庭院,第四进是五开间的高敞大厅,上下两层,五楼五底,两旁为厢房,是园主人的正宅。入园门是一个大院落,院东一带花墙,院北为一月洞门。进门后,沿着起伏曲折的走廊向东、北行进,即为“城曲草堂”,寓意他们夫妻厌恶官场奢侈豪华的生活,而甘居于草堂白屋的隐居生活。堂二层,中间设大厅三间,为昔日园主宴客的地方,体形宠大,装修精美。堂北有小院三处,堂南有平台。堂的东、西两边有廊,名曰“樨廊”和“筠廊”。
戏马台交通指南
1、航空:徐州观音机场,位于市区东南42公里的睢宁县双沟镇。与徐州通航的城市有:北京(123467)、成都(15)、重庆(14)、广州(257)、海口(1357)、昆明(14)、南京(26)、上海(12356)、深圳(1357)、温州(26)、厦门(124567)。
2、市内交通:火车站前的游1路(汉文化旅游线)、游2路(云龙风景区)基本上将市内景点、景区串联起来了。出租车起步价8元(3公里)。
3、徐州戏马台乘车路线:徐州乘19、20、游1、606路戏马台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