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的治疗
中耳炎的概述
中耳发炎就是中耳炎,是由于中耳内发生了细菌感染,故医学上全称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孩子发生耳痛的一种常见病因。中耳炎,又称“耳朵底子”,发起病来,使人头脑涨痛,有时还从耳内流出脓水。虽不是大病,但给人带来无尽的痛苦。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股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xing病变绝大多数为非特异性安排炎症。
中耳炎的治疗
成药自疗法
头孢拉定胶囊,每次1-2粒,每日4次。
龙胆泻肝丸,每次9克,每日3次。
黄连上清片,每次4片,每日3次。
穿心莲内脂片,每次4片,每日3次。
验方自疗法
忍冬藤30克、生甘草10克、煎服每日1剂,连服3-4日。
蒲公英、车前草、紫地丁各30克、每日1剂,分3次煎服,连服3-4日。
野菊花12克、天葵子10克、丹参15克、泽泻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分2次煎服。
大蒜1瓣,蒸馏水10毫升,将大蒜洗净捣烂,取汁与蒸馏水混匀,滴耳,每日数次,1次数滴。本方适用于中耳炎,尤为化脓性中耳炎效果更佳。
饮食自疗法
糖冬瓜30克、鲜九龙吐珠叶13片,用1大碗水煎成半碗,每日1剂。本方对慢性中耳炎更佳。
薏米18克、金银花12克、柴胡9克、鳖甲15克、红糖适量,将金银花、柴胡、鳖甲煎汤取汁,与另二味煮粥服食,每日1剂。
中耳炎最佳治疗方法——中药散剂治疗优点:可直接作用于病患处,无痛无风险。
功效:消炎除湿,祛除表症,缓解耳鸣、耳痛等症状;清热泻火,内解肝郁热积、肾气虚弱、理 气通窍;彻除炎症,恢复听力,防止复发。
用法:用消毒棉签将耳道洗拭干净;以纸卷成细管或用细塑料管摄入适量药粉,吹入耳道深部。
护理保健小知识
首先应防止患上感冒,一旦感冒人的身体免疫力就差,那样会加重中耳炎的发展。
中耳炎需要一定的睡眠休息,以保证中耳炎不受疲劳。因此,日常注意休息,保证睡眠时间。
忌食辛、辣刺激食品,如姜、胡椒、酒、羊肉、辣椒等。
不要服热性补药,如人参、肉桂、附子、鹿茸、牛鞭、大补膏之类。
多食有清热消炎作用的新鲜蔬菜,如芹菜、丝瓜、茄子、荠菜、蓬蒿、黄瓜、苦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