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月经不调:[87]经期延长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行经时间7天以上,甚至淋漓半月方净者,称为“经期延长”,属月经病。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更年期妇女见经行淋漓终月不净者,应警惕宫体或宫颈病变;育龄期妇女患经期延长,可见于放环后月经失调或有排卵型月经失调――子宫内膜脱落不全;青春期少女见经期延长者,可能为有排卵型月经失调。经期延长也可见于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或子宫颈息肉等病。
经期延长与哪些疾病相关:
血液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瘫、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常伴月经来潮,若出现严重子宫出血,则会经期延长。
子宫功能失调性出血,如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症和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均可因内分泌功能障碍而引起经期延长。
放置节育器也容易引起经期过长。
慢性子宫肥大症因盆腔淤血,卵巢雌激素持续增高,使子宫肌层肥厚,引起月经过多和经期过长。
盆腔炎症、子宫内膜炎等均因子宫内膜血液循环不良、退化坏死或盆腔淤血等引起月经过多和经期延长。
子宫内膜异位症常因影响子宫肌层收缩或因内膜增强而导致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
其他如慢性贫血、慢性肝炎、肝硬化、肾炎等,可使血管壁脆弱,通透性增加造成出血。
病因病理:
本病的病理有虚有实,常见的有阴虚、脾虚、血瘀和湿热。
阴虚素体阴虚或久病伤阴,阴虚内热,热迫冲任,经行淋漓不净。
脾虚脾主统摄,脾虚气弱,统摄无力,而致经血淋漓不净。
血瘀瘀血留阻胞宫,新血不得归经,而致经血延期不绝。
湿热经行产后(包括人流术后),感受湿热病邪,滞于胞宫,经血淋漓不净。
要点:
以月经周期基本正常,但行经日期7天以上或淋漓半月始净为诊断依据。
育龄期和更年期妇女发现经期延长,经药物治疗后阴道仍有反复出血者,应作诊断性刮宫,既可以止血,又能了解子宫内膜情况,明确出血原因,如子宫肌瘤、宫颈息肉。盆腔检查和B超也可协助诊断。
青春期少女一般都由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可作血内分泌功能检查,如FSH、PRL、E2、LHI等,病情轻者以上检验数值可在正常范围之内,如果病情稍严重,病程较长者可见FSH、E2、P、LH异常。
本病应与崩漏和流产、血小板减少等鉴别。
辩证分型:
阴虚经期延长,经血持续不止,量少色鲜红,质粘稠,心烦口干。舌红,脉细数。
脾虚经期延长,经血淋漓不止,量少色淡,质清稀,神疲倦怠,纳少便溏。苔薄,舌淡,脉濡细无力。
血瘀经期延长,量少色暗,有时量多而有血块,下腹胀痛拒按。舌紫或有瘀斑,脉弦。
湿热经期延长,色红黏腻,有时秽臭,下腹胀痛拒按,平时带色黄,肢体倦怠,步履沉重。苔黄腻,脉滑数。
分型治疗:
阴虚治法:养阴清热,调经止血。
方药:两地汤加味。
生地15克玄参12克炒白芍12克麦冬10克地骨皮9克阿胶9克(烊冲)旱莲草12克茜草炭12克加减:阴虚挟热者,加制军炭10克、生首乌12克;心烦心悸者,加生山栀10克、远志9克、磁石30克(先煎);出血日久不止挟血块者,加生蒲黄12克(包煎)、赤石脂9克、地榆12克;放环者,加银花炭9克、大小蓟各10克。
脾虚治法:健脾益气,调经止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
党参12克黄芪15克白术9克茯苓10克当归10克炮姜5克木香9克阿胶9克(烊冲)仙鹤草15克煅牡蛎30克(先煎)巴戟天10克加减:失眠者,加酸枣仁9克、远志9克;伴肾虚腰酸者,加补骨脂10克、菟丝子12克。
血瘀治法:活血理气,调经止血。
方药:隔下逐瘀汤加减。
当归9克川芎6克赤芍9克桃仁9克红花6克枳壳10克五灵脂9克丹皮9克乌药9克炙甘草3克加减:经血多者,加生蒲黄12克(包煎)、仙鹤草15克;腹痛较甚者,加延胡索15克、川子12克、木香9克。
湿热治法:清热利湿,调经止血。
方药:银藤汤(经验方)。
银花9克红藤15克薏苡仁20克败酱草12克川朴9克六一散10克(包煎)生蒲黄12克(包煎)茜草炭12克地榆炭12克枳壳9克丹参15克加减:带多色黄者,加黄柏9克、知母9克;苔厚腻纳呆者,加苍术10克、六神曲9克,去败酱草;腹痛拒按者,加延胡索15克、没药6克、香附9克。
简便方:
党参30克、仙鹤草30克、红枣50克,水煎服。用于脾虚者。
茜草30克、旱莲草30克、红枣10枚,水煎服。用于偏阴虚者。
蒲公英60克、小蓟草30克,水煎服。用于湿热者。
食疗方法:
韭菜炒鸡肉
用途:温肾养肝,舌质淡而苔白,小便清长,性欲淡漠,腰酸腿软,面色晦黯,月经后期经血量少色淡,婚久不生孕,女性肾虚型不生孕症,调补冲任,脉沉细。
材料:韭菜500克,鸡肉100克,虾米15克。
做法:
将韭菜洗净,切段,与鸡肉、虾米同炒熟,调味即可。吃韭菜、鸡肉、虾米,每天2次,连服15天为1个疗程。
柚子冬瓜饮
用途:疏肝理气,清热,经行前后淤热郁遏证,冷热不定,小腹胀痛,刺痛,月经量多夹血块,月经量少,质稠不畅。
材料:柚子核15克,冬瓜皮50克,白糖适量。
做法:
将柚子核去壳,与冬瓜皮一起水煎煮,取汁加白糖。
芹菜炒藕片
用途:滋阴清热,凉血调经,月经提前,量多,伴面红颧赤,大便干结。
材料:鲜芹菜150克,鲜藕150克,花生油15克,姜丝、精盐、味精少许。
做法:
1、芹菜择净洗好,切成斜段。2、鲜藕刮皮洗净,切薄片。3、锅内放花生油烧热,入姜丝爆锅,再将芹菜、藕片倒入,翻炒5分钟,放入精盐、味精调味即成。
木耳冰糖饮
用途:肾虚血亏,月经不调。
材料:黑木耳30克,冰糖15克。
做法:
将黑木耳用微火炒香,加水一碗煮熟,入冰糖调服。
人参核桃饮
用途:大补元气,月经量少色淡,心悸,形瘦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婚后多年不生孕,补肾润燥,生津健脾,闭经。
材料:人参3克,核桃肉3克。
做法:
将人参切片,核桃肉成碎块,加入适量水,烧沸后,改用文火熬煮60分钟即成。
倒经止血茶
用途:月经不调。
材料:大黄5克,泽兰10克,红花5克。
做法:
上药捣碎,放入杯中,以沸水冲泡,闷15分钟,代茶频饮。血虚气弱或脾胃虚寒、大便不实者忌用。
功效:清热降逆。行血散瘀。大黄泻热降气、祛瘀通结;泽兰、红花活血通经。全方主治倒经、鼻出血或吐血。
紫河车鸡汤
用途:人体衰老,不生孕症,月经失调,健忘,早泄,性欲减退,促进性腺素,延年益寿,抗癌,妇女发育不健全。
材料:紫河车50g,冬虫草25g,枸杞子25g,红枣六粒,生姜四片,乌鸡一只。
做法:
1、去内脏洗净,过水后备用。2、红枣去核后,用清水洗净备用。3、紫河车放入一碗水中,再加入两汤匙酒浸泡1小时后备用。4、将清水煮滚,放入所有材料先用大火10分钟后,再转小火煲3小时后加入调味料即可饮用。
虾皮炒丝瓜
用途:补肾,凉血,清热,月经过多,痛经,缺钙。
材料:鲜嫩丝瓜300克,虾皮40克,精盐、酱油、味精、姜丝、葱丝、蒜片、花生油各适量。
做法:
(1)、将丝瓜去皮,洗净,用斜刀切成片。(2)、锅置火上,倒入花生油烧热,投入葱丝、姜丝、蒜片,放入虾皮,煸炒出香味时加入丝瓜片,再煸炒3分钟,加入精盐、酱油,放入少许热水,翻炒敷下后加盖,2分钟后开盖,加入适量味精,起锅装盘。(3)、口感细腻,鲜嫩可口。
红糖鸡蛋汤
用途:健脾补血,调经止带,妇女血虚,月经不调。
材料:红糖60克,鸡蛋两个。
做法:
将红糖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沸后,加入鸡蛋,用文火煮至鸡蛋熟,即可食用。
薏米扁豆粥
用途:化痰利湿,体形肥胖,痰湿之体,月经不调,不生孕带多。
材料:薏米30克,炒扁豆15克,山楂15克,红糖适量。
做法:
将上3味药洗净放入锅内,一起加水熬煮成粥。
红花糯米粥
用途:月经不调,血虚,血淤,淤血闭经。
材料:红花10克,当归10克,丹参15克,糯米100克。
做法:
先煎诸药,去渣取汁,后入米煮作粥,空腹服食。
艾叶醋蛋方
用途:温宫散寒,活血行淤,虚寒性月经后期,经量少。
材料:生艾叶15克,鸡蛋黄2个,食用醋15毫升。
做法:
先将艾叶用醋炒,再加水煎成汤。
乌鸡血藤汤
用途:益气补血,活血祛淤,月经来潮无定期,经量少,色紫红有块,时有腹隐痛,面色萎黄。
材料:乌骨鸡500克,鸡血藤30克,生姜片、盐各适量。
做法:
(1)、将乌骨鸡宰杀,去毛及内脏,洗净,切成块;鸡血藤洗净,切碎。(2)、锅置火上,放入适量清水、鸡肉、鸡血藤、生姜片、精盐,用旺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2小时,肉烂味出即可。(3)、鲜香可口。
阿胶蛋黄酒
用途:补虚养血,滋阴润燥,阴虚血热,体虚乏力,月经量少,血虚萎黄,漏下。
材料:阿胶20克,鸡蛋黄4个,米酒500毫升。
做法:
先将米酒煮沸,加入阿胶,待溶化后加入鸡蛋黄和少许食盐,拌匀再煮数沸后离火,冷却后置容器中。
其它疗法:
耳针埋藏取子宫、内生殖器为主穴。阴虚加内分泌区,脾虚加三焦区,血瘀加盆腔区,湿热加膀胱或输尿管区。用油菜籽、磁石或耳针埋藏。
体针
(1)艾条熏隐白穴: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钟。用于脾虚者。
(2)针刺:足三里、三阴交、血海、脾俞、肾俞,虚者均行补法;血瘀者则取三阴交、血海,均行泻法。
注意事项:
接近绝经期妇女出现经期延长者,首先要排除由肿瘤引起的疾病,特别是生殖器恶性肿瘤。诊断性刮宫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重要的价值。
放环引起出血者,药物治疗无效者应取出此环。在取环术时同时作诊刮术,可排除子宫内膜恶性疾病变。采用口服避孕药避孕可治疗本病。
经期应注意保暖,避免冷饮,少食辛辣刺激食物,以免辛辣助阳化热,导致经血逆乱,淋漓不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