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旅游攻略:[21]玲珑塔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桡暾瑟丁宝塔十三层。十三张高桌五十二条腿,十三个和尚十三本经,十三个铙钹十三口磬,十三个木鱼十三盏灯,十三个金钟,五十二两,风儿一刮响哗楞逻间矧骏……
看到这座雕砌精美古塔,耳边就会回想起那熟悉的唱段,随着岁月的剥蚀,塔身上许多木胎砖雕已被风华,但耕田历史的韵味,我们仍能感受到修建此塔时工匠的精湛技艺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 玲珑公园的基址是明代慈寿寺。寺庙始建于名万历四年(1576年)。时至今日原有古迹都已不复存在,只有慈寿寺塔仍伫立于此,供我们品味历史,感受寺庙旧日的辉煌。 慈寿寺塔高60余米,为八角十三层密檐砖塔。由于塔身通体雕砖、雕饰精美,因此又被称作玲珑塔。相传马增芬演唱的西河大鼓《玲珑塔》的唱段以及被多位艺人演绎的快板书《玲珑塔》唱段的原型都是指这座塔。因其模仿北京天宁寺塔而建,故与天宁寺塔并称为“姐妹塔”。 1989年为了保护文物,在废弃的遗址上,以塔为中心,经历堆砌填壑,垒山叠石,建成了占地8.1公顷的玲珑公园。以仿古平台为界,公园南部为规则式园林,北部为自然山水,院内新建了鉴池、往来亭、鱼乐池等景点,为古塔增添了新的韵味。 2006年4月起,为配合昆玉河水景观走廊建设工程,玲珑公园在继承原有优秀设计精髓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和升级。园内增加了火车头广场、花卉观赏区、儿童活动区等新景区,并且对中心湖区和往来亭周边的景观进行了更新。改造后的玲珑公园成为困于河畔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塔身精美的雕塑玲珑塔全景被岁月剥蚀的浮雕
穿越千百年的精美艺术
水墨印象的中华文化
塔上虽已不见了名传四海的铜铃,但十三层密檐巍峨依旧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