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无法养殖的七种鱼

2025-04-11 10:19:55

1、带鱼,鲈形目带鱼科动物。带鱼体型侧扁如带,呈银灰色,背鳍及胸鳍浅灰色,带有很细小的斑点,尾巴呈黑色,带鱼头尖口大,至尾部逐 渐变细,身高为头长的2倍,全长1米左右。其性凶猛,主要以毛虾、乌贼为食,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在中国的黄海、东海、渤海一直到南海都有分布。带鱼又叫刀鱼、牙带鱼等,属于洄游性鱼类,极难在小的池塘或者较小海域生存,不洄游就不能顺利地生产,故现在还没有人工养殖带鱼。

人工无法养殖的七种鱼

2、鲅鱼,又名蓝点马鲛,体高小于头长,吻尖长,口大,上下颌各具强牙一行,侧扁三角形,排列稀疏。腭骨及锄骨亦具齿,舌上无齿,体被细圆鳞,侧线鳞较大,明显,腹侧大部分裸露无鳞。体背侧蓝黑色,腹部银灰色,沿体侧中央具数列黑色圆形斑点。其为肉食性动物,捕食结群性小型鱼虾类和甲壳类,有洄游习性。

人工无法养殖的七种鱼

3、小黄翅鱼。别名:黄鳍鲷、黄脚立等,属于棘鲷属黄鳍棘鲷种。黄翅鱼适应力强,生长快,是中国南方网箱养殖的重要对象。其体长,椭圆形,侧扁,腹面钝圆,头部尖。背鳍鳍棘部与鳍条相连,尾叉形。体色青灰带黄,体侧有若干条灰色纵走线。背鳍、臀鳍的一小部分及尾鳍边缘灰黑色,腹鳍、臀鳍的大部及尾鳍下叶为黄色。

人工无法养殖的七种鱼

4、黄金龙鱼。属骨舌鱼目、辐鳍鱼纲的大型淡水鱼。龙鱼的下颌具须,体侧扁,腹部有棱突,鳞片多带金属光泽,广泛分布在南美洲、澳洲以及东南亚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龙鱼性格凶猛,以小鱼、青蛙、昆虫为食,生活水温要高,尤其繁殖期间,需保持27-28℃,亲鱼将卵含在口中孵化

人工无法养殖的七种鱼

5、比目鱼是辐靥鲅险铒鳍鱼纲鲽形目动物。比目鱼广泛分布于各大洋的暖热海域中,主要以底栖无脊椎动物和鱼类为食。栖息在浅海的沙质海底,捕食小孺冖叛丶鱼虾。它们特别适于在海床上的底栖生活。其体甚侧扁,呈长椭圆形、卵圆形或长舌形,最大体长可达5m。成鱼身体左右不对称。两眼均位于头的左侧或右侧。口稍突出。鳍一般无鳍棘。背鳍和臀鳍基底长,与尾鳍相连或不连双眼同在身体朝上的一侧,这一侧的颜色与周围环境配合得很好;它们身体的朝下一侧为白色。比目鱼的身体表面有极细密的鳞片。

人工无法养殖的七种鱼

6、马头鱼,鲈形目,方头鱼科,方头鱼属。 学名甘鲷、银方头鱼、 白方头鱼、 瓦刀鱼、日本加吉、方头鱼、红马头。因为头部呈方形,鱼身侧扁、背部微微凸起,头较大而高,口小,侧线发达,有几分像马头,故称马头鱼。眼上侧位,眼后侧有菱形斑纹。体被中型栉鳞,侧线完全,高位,近直线形。体背侧红色,腹侧略呈白色。臀鳍中长,边缘浅蓝色;尾鳍双截形,满布蠕虫状黄色斑纹。长达30~40厘米。 品种依身体色泽分三种:有金甘鲷、红甘鲷,白甘鲷。马头鱼中以白马头鱼味道最好,肉质软滑。   属暖温性中下层鱼类,分布于 菲律宾南部到中国、 朝鲜和 日本南部海区, 中国沿海均产。通常栖息于水深150米以浅的砂泥底质水域。产卵期为9~12月,卵浮性。为肉食性之鱼种,以小鱼、 虾等,十足类、多毛类为食。

人工无法养殖的七种鱼

7、沙丁鱼是鲱科沙丁鱼属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无危物种。沙丁鱼下颚较上颚略长,齿不显,背苍腹白,背鳍短且仅有一条,无侧线,头部无鳞。它通常栖息于海洋中上层,秋、冬季则栖息于较深海区,主要摄食浮游甲壳类生物。其分布于南北纬度6~20度的等温带海洋区域中。

人工无法养殖的七种鱼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