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了解翡翠宝石
1、一、翡翠的价格区间 我们常听到的“这个价位在小五”,“这个值中六”这样的术语,类似小三、中四、大五这些术语代表什么意思呢? 首先,小三、中四、大五代表的是一个价格区间,并不是某个具体的数值。小、中、大分别代表价格数字开头的1-3,4-6,7-9,后面的三、四、五代表价格的位数。这样连起来我们很快就能知道小三就是100-399,中四是4000-6999,大五是70000-99999了。如果你认为某个商品只值800元左右,则可以说“这个价位在大三”。
2、二、翡翠的等级:A货、B货、C货 翡翠的A货,为纯天然翡翠。只经过传统温和的表面酸或表面母蚯弧颟墩蜡处理,其翡翠的结构到腐蚀和破坏。 翡翠的B货,国家颁布的珠宝玉石标准,优化翡翠为加工夸臾蓠鬏过程中,经过了酸浸漂白,墩蜡处理的翡翠。根据酸浸漂白的强弱,还可分为强腐蚀与弱蚀腐两种,强腐蚀优化翡翠相当于市场所称无胶B货。其内部己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坏。 充胶处理翡翠在加工过程中,经过了强酸腐蚀漂白、去劣存优处理,其翡翠内部结构受到严重破坏,然后注入增透固结的胶质聚合物填补称充胶货。不管优化翡翠还是充胶处理翡翠,实际上应定为破坏性处理翡翠即B货。而弱腐蚀翡翠,因对其内破坏性不大,应称优化翡翠。 另外,很早就有用水玻璃(硅质物)充填翡翠,效果很好,目前尚无人知晓。还有用纳米级的铝质物、硅质物充填翡翠的,均称为高级B货。 充胶加色处理翡翠及无胶力日色处理翡翠,通过酸浸漂白注胶或不注胶,并加入染色剂的翡翠饰品称B+C货。 翡翠C货:指人工添加外来染料或药品处理后的翡翠及其成品。其方法是借高温高压将染色剂渗入原来无色的翡翠中,使它的全部或局部染成翠绿色或紫色等,但其色泽会随时间转淡及变暗。 目前翡翠处理的新动向,强酸处理后,不充胶,而是充蜡。充蜡为优化,充胶为处理(B货),故钻了国家法律的空子。对翡翠品质及等级之鉴别、古有明训六字诀:色、透、匀、形、敲、照,为玉器行业常挂在嘴边的座右铭,其中“敲”在鉴别B货更能派上用场。大件货如玉手镯用硬币轻轻敲击,若是天然未经处理的高档货则发出清脆悦耳声音,而B货则发出阴沈、沉闷的亚音。其理论基础是翡翠结构内的胶料或断裂阻断声波,而未处理者声波振动无阻。
3、三、翡翠的评定术语 评价翡翠有“地”、“好水”、“翠得好”等术语。“地”指翡翠中其他颜色,玉少翠多为上品;“好水”指翡翠质地细嫩润滑,通透清澈,晶莹凝重,碧亮喜人,也称之为“俏”,反之称“水差”;“翠得好”当合“浓、阳、正、和”四字,“浓”是指浓而不淡,如雨后冬青,“阳”是指鲜艳明亮,“正”指无杂色、邪色相混,“和”是指翠得均匀无深浅之分,反之则称“淡、阴、邪、花”。 1、种 现在大家口头不断提到的“种”,就是过去磨玉老师傅为了将所见到的翡翠做个简单区分,对没见到这件翡翠的人能有个描述,而随意用生活中的东西做个比拟,非常“自然主义”。比如像玻璃叫玻璃种;差一点的,就叫冰种;结晶颗粒大的,就叫豆种;有一丝丝绿的分布,就叫金丝种……然后师傅教徒弟,代代相传。 2、地(底) 底是指翡翠的质地,主要由翡翠的结构、透明度和所含杂质的情况决定。常见翡翠地(底)的品种有: (1)玻璃地:完全透明,玻璃光泽,无杂质或其他包裹体,结构细腻、韧性强,象玻璃一样均匀而无绵柳或石花,可以无色,不受颜色限制,但地子和颜色之间常相互影响。好的玻璃地可透明如水晶,但平常所见多为半透明,完全透明者罕见,故而是佳品。 (2)水地:透明如水,玻璃光泽,与玻璃地基本相似,不同的是只强调透明度,有时可有少量裂纹或其他不纯物,是质量稍差的玻璃地品种。 (3)蛋清地:质地如同鸡蛋青,玻璃光泽,是一种稍微浑浊的玻璃地品种,即透明度稍差一些,但比较纯正。 (4)鼻涕地:质地如同清鼻涕,玻璃光泽,类似蛋清地,但透明度比其差一些,质量不如蛋清地干净。 (5)青水地:质地透明,但泛青绿色,是带青绿色的水地品种,因受色影响,不如水地品种。 (6)灰水地:质地半透明,但泛灰色。因有灰色,质量比青水地又差。 (7)白沙地:半透明,有沙性,白色,不细腻的细白地。 (8)灰沙地:半透明,有沙性,灰色,不细腻的灰色白沙地。 (9)豆青地:半透明,豆青色地子,实际上是豆青色的半透明品种。 (10)紫花地:半透明,有不均匀的紫花,紫花均匀时,即为颜色品种中的紫罗兰。 (11)青花地:半透明至不透明,有青色石花,石花呈青色,反映质地不均匀。 (12)白花地:半透明至不透明,质并有石花、石瑙,质量较差。 (13)瓷地:半透明至不透明,白色,质地如瓷器,使人感到凝滞,死板。 (14)干白地:不透明,白色,水头”差,光泽弱,不受欢迎。 (15)糙白地:不透明,粗糙,白色,水头差,质量比干白还差。 (16)糙灰地:不透明,粗糙,灰色,质量比糙白地还要差。 (17)狗屎地:褐色,黑褐色,质量最差。 蟒——蟒是指在翡翠原料的表皮上见到的呈定向分布的带状或环状凸起,其形成可能与方向性的动力变质与热液蚀变作用的共同作用相关。有蟒说明种老,也可能有绿,绿一般平行于蟒带分布。 黑花——翡翠中的黑色点状丝状带状。形成黑花的主要是黑色矿物如角闪石。 松花——松花是指翡翠表皮隐约可见的一些像干了的苔藓一样的团块、斑块、条带状物。它是原生翡翠原料的绿经风化后渐渐失色留下的痕迹。根据松花颜色的深浅、形状、走向、多寡、疏密程度,可推断其内绿色的深浅、走向、大小和形状等。
4、水头 水头是指翡翠的透明程度。它是光线在通过翡翠内部经过晶体的反射折射表现出来的一种感觉翡翠表面“水润”的状态。水头长短则与翡翠晶体颗粒大小、致密度和透明度都有关系。还有一种几分水的说法,是指用聚光电筒(点光源)来观察翡翠的透明度,并且用光线照入的深浅来衡量水头的长短,如3mm的深度为一分水,6mm的深度为二分水,9mm的深度为三分水。这种水润的感觉需要大家自己多看多体会。作为新人,只要能看出水头,并能感悟到哪件翡翠水头更足就已经了不得了。 水泡——翡翠中的白色粒状或块状的,称石花或水泡,主要是白色的翡翠或纳长石包体。一般透明度高的翡翠才看到的。
5、 4、颜色 先说绿色: 玻璃艳绿:俗称“高绿”“皇冠绿”绿色浓艳,底子像玻璃般纯净,在阳光或白光下观察,色调均匀,透明度好,最上品!一般只能从珠宝杂志、拍卖会的图册和网站上不知盗用谁家的图片上看到; 玻璃绿:绿色不够浓艳,色调偏浅,阳光或白光下观察,透明度好; 艳绿:绿色浓艳,但不够纯净,在白光下观察(2-5mm戒面),色调均匀,透明度稍差,较上品; 宝石绿:绿色好似祖母绿宝石,也有称“祖母绿”,透明度不如祖母绿宝石; 阳俏绿: 翠绿色,无黄色调,翠色不浓; 黄杨绿: 黄绿色,色如初春黄杨树嫩叶; 浅杨绿: 浅黄绿色,色比黄杨树嫩叶浅; 鹦哥绿:色如鹦鹉绿色羽毛,绿色艳丽,但常有黄绿色调或蓝色调; 葱芯绿: 色如娇嫩的葱叶,绿色娇艳,但常有黄绿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