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房价走势如何

2025-04-12 01:23:28

未来房价走势如何?国家蕙蝤叼翕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下半月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中有7个出现房价环比下降,1个持平,其余涨幅回落。10月份一、二线城市新建商品 住宅价飙空蒈开格环比分别上涨0.5%和1.3%,分别比9月份回落2.8个和1.0个百分点;二手住宅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6%和0.8%,分别比9月份回落 2.9个和1.1个百分点。如此来看,10月的降温会不会成为未来楼市走向的信号?其实,影响未来楼市变化的还有“三大因素”:1.是否还有更多城市加码调控对全国楼市的走势非常重要;2.各城市是否会采用类似北京“限房价、竞地价”的出让方式控制地价,将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未来楼市;3.一到年底信贷常常会收紧,今年是否继续也至关重要。中国楼市崩盘的6大严重后果1.楼市相关产业都会崩盘 中国经济将会倒退许多年中国房产业占中国经济比重到底是多少,目前没有官方的数据出台,当然,也不会有相应的数据出台,但从中国地方经济来看,这个比重似乎大得可怕。因为楼市崩盘,土地就卖不出去、各种材料、能源供应就会无市场,倒闭的不仅是房产商,相关上下产业链将应声面倒,开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如钢材市场、水泥市场、煤炭市场等,中国主要经济支柱现在本来就陷入低谷,一旦房产业有问题,更是雪上加霜,这些产业都会崩盘,中国经济将会倒退许多年。2.银行业将不可避免的出现支付困难中国房产业的高速发展,当然离不开银行的支持,可以说,银行贷款的主要渠道现在已基本集中在房产业,一旦房产业崩盘,银行贷款将大部分打水漂,其后果当然是银行支付都成问题,这就必然导致有些银行可能会破产。3.民间贷款或集资将会灰飞烟灭现在,中国楼市不但集中了大量的银行贷款,更集中了民间最主要的贷款,一旦楼市崩盘,这些民间集资或贷款就会灰飞烟灭,虽然有无数大大小小的老板跑路、跳楼,都无法挽回这些民间集资,我们看到的当然是无数老百姓愤怒而哀叹的神情。4.货币贬值更加严重一旦银行支付出现问题,国家不可能让国有银行倒闭,不可能不去拯救银行,而拯救银行政府最常用的办法就是疯狂印钞票,实行量化宽松政策,其实就是印钞票,这样货币贬值就会更加严重。5.失业人数将会急速加剧楼市崩盘,带来的是上下游相关产业都有可能崩盘,整个经济也会全面崩溃,这样,就业者就会大量失业,而且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大学生等成长群体加入失业的失群,因为所有产业都不景气,政府也不可能解决失业问题,失业的增加,最痛苦的当然还是老百姓。6.财富更加集中 贫富差别更加可怕经济萧条,失业激增,各行各业都不景气,受伤的永远只能是老百姓,没有收入来源的老百姓,吃饭都会成问题,如此现状之下,那些财富拥有者会更加加大对劳动者的剥削,因为劳动力太多,财富会更加集中,这样,无产者的数量就会急剧攀升。中国房价上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红色警报:“买房杠杆高,买地杠杆更高”如果说供需不平衡是导致热点城市房价上涨的客观原因,那么巨额资金涌入楼市则与这轮房价迅猛上涨直接相关。从买房端看,住房信贷宽松是楼市回暖的重要原因之一。央行统计,今年9月末个人购房贷款余额为17.93万亿元,同比增长33.4%,显示居民购房贷款增速之快。比如,在深圳,截至9月个人购房贷款余额已超1万亿元,相比2014年底翻了一倍。房企凶猛拿地,巨额资金从哪里来?“买房子起码还交首付,而有些地方的房企根本不掏自己腰包拿地,全靠从金融机构融资。”一名长期研究房地产行业的专家说。记者从一些金融机构了解到,按规定,房企拍地应该拿自有资金。但近年融资普遍,房企配资一般都在三七开,房企自有出资占三成,配资占七成。现在一些房企连自有出资部分也从金融机构解决,房企引入银行、债券、理财产品、信托计划、资管计划、保险等资金来拍地,已成为业内潜规则。如此配资导致房企负债规模不断上升,盈利状况下降。据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沪深两市132家房地产企业合计营业收入为8780.5亿元,而净利润只有687.8亿元,平均利润率跌至7.8%。而今年上半年,130家房企的净利润率还在8.15%,即便成交惨淡的2015年前三季度利润率也有10.1%。树不能长到天上,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认为,本轮房价上涨的背后,不排除一些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共谋,迟迟不肯出台提高首付率等市场化手段,一些地方甚至等到财政收入任务差不多完成了才出手调控,对这一趋势应该警惕。金色诱惑:割舍不下的“地王”盛宴各路资本涌入楼市,土地是围猎的对象。2016年多地上演“地王盛宴”,成为本轮房价上涨的风向标。“地王”的出现,无形中给周边项目带来“坐地起价”的即期信号,更导致未来涨价预期。在舆论炒作下引发民众恐慌,造成开发商待价而沽,捂盘惜售,房价上涨势不可挡。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65万亿元,同比增长15.2%,而去年同期降幅超过25%。国土资源部门的数据则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土地出让面积同比下降4.8%。这种“价增量减”,意味着地卖得少了,成交价却更高,凸显地价涨幅之快。中原地产统计显示,截至9月底,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今年住宅土地楼面价同比上涨72.2%,二线城市涨幅达到86.7%,远超房价上涨幅度。而据万科最新公告,其持续观察的北上广深以及杭州、南京、武汉、东莞、苏州等14个主要城市,三季度土地整体成交溢价率攀升至111%,创近年来新高。“地王”频出,令房地产企业承压。近期,为摊薄风险,万科、绿城、融侨等多家房地产公司纷纷加入高价地股权转让潮,楼市剧情的反转,暴露出拿地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增大。幕后黑手:投资投机下的虚火在一段时间内,楼市几成“股市”。多地上演的企业和个人“炒房”热潮背后,不乏投资投机者的身影。据相关统计,今年年初至9月底,沪深两市共披露近60宗上市公司花费超千万元购买土地和房产的计划或方案,总金额达到93亿元。此外,截至上半年A股有1305家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资产净额合计5951亿元。一些公司通过出售投资性房地产达到降低亏损甚至是“保壳”的目的。泡沫的可怕,不止于泡沫本身,更在于扭曲的价值对其他行业产生的“虹吸效应”。“如果这海量投资投机的钱投到粮食,我们就要吃不起饭,如果投向服装,我们就要裸奔。”珠海房协秘书长梁远新表示,对于吸附在砖头上的泡沫,地方政府要加大防范风险,避免陷入房地产泡沫。灰色地带:造假炒作推高房价预期发布虚假信息和广告、捏造或者散布谣言、未取得预售许可证销售商品房、变相收取定金预订款、捂盘惜售、暗中加价收费、捆绑搭售、“一房多卖”……这些各地曝出的不正当经营行为,好像毒瘤侵入楼市肌体,成为灰色地带,误导市场出现非理性行为推高房价。除了不合理的市场行为,一些机构和网络舆论的借势炒作也放大热点城市房价上涨的预期,为房价上涨推波助澜。针对各种不合理开发和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近期住建部接连打出重拳,在通报济南、杭州等地违法违规项目、曝光45个房地产企业和中介机构的基础上,召集国内近千家一级资质房地产企业开会亮出强硬治理的狠招。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