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合理烹调,留住营养
优秀的烹调大师,不光指烧菜的菜色、香、味俱佳,更重要的一点还要最大程度上保留住食物的营养。稍不注意,中国传统的烹调方式就有可能会破坏食材中的各种维生素。为了给孩子提供充足的成长动力,妈妈们需要尽量注意掌握正确的烹调方式:
工具/原料
烹饪技巧
维生素
怎样合理烹调
1、1. 米、面等主食的合理烹调淘米时,随着淘米次数、浸泡时间的增加,米、面中的水溶性维生素和无机盐容易受到损失。做泡饭时,可使大量维生素、无机盐、碳水化合物甚至蛋白泥撼费瘠质溶于米汤中,如丢弃米汤不吃,就会造成损失。熬粥、蒸馒头加碱,可使维生素B1和维生素C受破坏。很多油炸食品,比如炸薯条等,经过高温油炸,营养成分基本已损失殆尽。总之,在制作米、面食品时,以蒸,烙较好,不宜用水煮或者油炸,以减少营养素的损失。
2、2.蔬菜的合理烹调蔬菜含有丰富的水溶性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无机盐,如烹调加工方式不当,很容易被破坏而损失。比如,把嫩黄瓜趋溉湮唤切薄皮凉拌,放置2小时,维生素损失33%~35%;放置3小时,损失41%~49%.炒青菜时若加水过多,大量的维生素溶于水里,维生素也会随之丢失。
3、包馄饨时,我们总是把青菜先煮一下,挤出菜汁后再拿来拌馅儿,维生素和无机盐的损失则更为严重。将整根绿叶菜放入水中焯,不要事先切碎,否则会造成蔬菜中的维生素流失。做熟的青菜不要放置过久,以免亚硝酸盐的形成。
4、胡萝卜含有大量的B- 胡萝卜素。但它们只存在于细胞壁中,必须经过切碎、煮熟及咀嚼等方式,才能加以利用。另外,B-胡萝卜素是一种脂溶性物质,因此生吃或者烧汤都不能加以吸收。胡萝卜泥的制作方法是将大块胡萝卜用少许油煸炒一下,放入锅中蒸熟,再捣碎喂给孩子。
5、3.肉类的合理烹调由于婴儿磨牙少,咀嚼能力较弱,对于肉类只能加工成泥糊状。将肉泥与米粉、米粥或者面条混合,再加上一些蔬菜泥,更能体现出营养价值。
营养学家专家建议
1、当孩子咀嚼能力增强后,可选用橄榄油煸炒绿色蔬菜,B- 胡萝卜素的吸收量是蒸着吃的5倍。而B-胡萝卜素对儿童的视力有保护作用。尽量用铁锅烹调番茄等酸性食物,它能使活性铁的吸收量超过2000%。炖汤的时候滴几滴醋,能更好地溶解骨头里的钙质,从而使汤品的含钙量增加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