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防雷技术雷安通无源主动抑雷装置简介

2025-04-26 19:35:30

雷安通绣诅收蟮无源主动抑雷装置简介

一、产品简介

雷电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对它,人们敬畏,然而又对它了解多少呢?地球上每小时发生闪电三十六万次,一次普通的闪电放电功率达数十万千瓦。每年雷电造成的人员伤亡超过万人,重大财损失则是难以计数。两百多年前,人类依托引雷入地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为雷电铺设了一条顺畅的导电通道。然而。避雷针,真能一劳永逸解决雷电直击问题吗?信息革命开启了新的时代,随着微电子技术应用领域的迅速扩大,传统引雷方式反而会造成更大的危害。电子时代雷灾的主要对象已集中体现在微电子器件设备上,这些关键部位防止雷电灾害的出路又在哪里呢?新时代,呼唤新思维,以全新思路研发的避雷产品雷安通,开启了防御雷灾的新纪元。它与避雷针有本质上的不同,它拒绝雷电,而不是吸引雷电。当天空中的乌云凝聚,雷云电场酝酿的巨大破坏性能量兵临城下时,雷安通像一位果敢、英勇的将军,将被保护区域中的电荷迅速大量的聚集,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盾牌,等待着进攻的命令。雷安通无源主动抑雷装置安装在自然环境中,在空间大气电场和雷云感应下,聚集空间电场的能量,在设备中快速电离出高浓度的正负离子,正离子中和云层底端的负电荷,负离子中和地面感应的正电荷,从而消减云地之间的电势差,阻断雷电先导的形成和发展,利用改变雷云电场技术实现大面积防止雷击产生的目的,有效抑制雷击对地面的危害,可以在保护角不低于 86°范围内有效阻止直击雷的发生;实现安装高度 10~14 倍保护半径大范围内无直击雷发生。雷安通主动抑制雷电技术完全有效改善了避雷针雷电防护的缺陷。传统避雷针就仿佛一位满怀热诚的邀请者,张开怀抱迎接雷电的光临。雷安通则像一位太极高手,利用雷电自身的能量阻止其进攻,从而轻松避免雷电对建筑物及内部电子设备的损坏。曾经饱受雷电困扰的各类基站,在雷安通的护卫下,再也不会遭受雷击的侵袭。以全新的雷电防护理念和高新技术手段,研发的雷安通,在传统避雷针无法发挥防护作用的领域,能够撑起让雷电望而却步的天幕。在各种通信雷达的

基站,防备要求比较特殊,无法使用传统避雷针的油料库、军火库和各种化学制剂工厂等,安装有大量精密电子设备的重要建筑,高铁、电力、风能等等方面,都是雷安通大显神通的地方。

雷安通的发明是基于可信、可靠的实验数据,厚积薄发的技术传承与创新。雷安通产品的生产应用是以最严苛的军工质量为保证。雷安通,采用了军工技术。由北京科艺巢科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生产销售,并提供技术。

全新防雷技术雷安通无源主动抑雷装置简介

二、国内直击雷防护产品现状

全新防雷技术雷安通无源主动抑雷装置简介

现有的防雷技术多属于“被动”避雷的防护类型,并不能完全保护目标物,因此亟需从“被动”避雷向“主动”防雷。在现有避雷基础上应用先进的防雷设备达到大区域的雷电防护,消除直击雷造成的危害,对防雷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作出相关展望。目前采用避雷针(线)虽然是最常用的避雷方法简单经济,但也存在着很多缺陷,尤其是随着信息电子装备的快速发展,已无法满足当前电子时代的防雷要求。

1、大电流入地,对引下线、接地装置、地阻值有严格要求,工程造价和成本较高。

2、当强雷电流泄放时可造成反击,入地后形成瞬间跨步电压危害。

3、遇到超强雷电流难以泄放。

4、接闪瞬间产生的强电磁场、静电场强会在很大范围内产生感应雷击。

5、避雷针保护范围有限且具有不确定性。避雷针保护半径一般仅为架设高度的 1.2--1.5 倍,保护范围小而且保护范围不确定性,存在雷电绕开避雷针直击被保护物的情况,据统计避雷针的绕击率大约在 1%左右,在雷电多发地区危险系数较高;当接地电阻过高或者避雷针与被保护物体之间的距

离小于安全距离时,常有雷电反击发生。尤其海军装备布防山地多、接地困难,海水腐蚀对接地损伤突出。

6、存在无法检测风险。防雷设施安装后,随着时间会发生变化,尤其是隐蔽工程。每年一到两次的防雷检测,不能发现防雷设施的“亚健康”状态,仍然面临雷击风险。

7、高达数米的天线不能排除由天线引入强大雷击电流,导致机房内的电气、电子设备受损的可能。此外,夜间防雷更难,换接电源稍一迟延,就给雷电以可乘之机,造成雷击事故。

三、 无源 抑制防雷的技术特点及优势

多年来,国内外防雷科学家针对直击雷防护痛点都在寻求和探索新的防雷思想和途径,消除直击雷灾害的祸根。对保护目标的雷电防护最主要的是:避免直接雷击和近距离落雷,这样既避免了直击雷也减弱了近距离落雷造成的强暂态电磁脉冲感应对强弱电系统的危害。无源主动抑制雷电设备就是在此背景下研发出来的,经国家权威机构测试,本装置引下线上仅有微弱的残余电压。在人为急速加电压模拟雷击接闪测试中,引下线上的残余电压很小,保护角度大于 85 度,接地电阻增加到

500 欧姆也可正常工作。该设备利用自然环境大气电场和雷云感应下,聚集空间电场的能量对空气电离,产生带有正负极性的离子,通过电子中和改变云地间感应电势,降低保护区内电场强度,阻断雷电先导形成,对地面保护区域内有效抑制直击雷的发生。

无源主动抑制雷电设备主要有以下特点:

1、非引雷电流入地。利用空间电场和雷云变化自有电能,通过本装置消弱云地之间带电强度,阻止雷电先导形成(其他直击雷产品是引雷入地)。

2、保护面积大。传统防雷装置是采用自身引雷入地方式使被保护物免遭雷击,保护范围有限(一般也就是自身安装高度的 2 倍以内),本装置是作用于带电云体,保护角度可达到 85 度。保护半经可达到安装高度的 10 倍以上。(见图 2)

3、可大幅度减少雷电感应灾害。由于本装置抑制了直击雷发生,避免了雷电能瞬间释放产生的强大雷电波,故可大幅度减少电器设备的雷电波侵入造成的损失。

4、对接地电阻无严格要求。只要该装置安装时与地表接触,被雷云电场感应的地表电荷就能以纳秒级速度到达本装置电极一端,与迎面电荷作用电离,实现防雷目的(传统的对接地电阻要求很高,有些场景甚至要求 1 欧姆以下)。

5、杜绝二次灾害风险。本装置不需像传统避雷针那样通过接地体泄放强大的雷电流,因而不会造成“引雷入地”雷电电磁脉冲(LEMP)引起的雷电电磁感应、反击、浪涌、跨步电压、接触电压增高等现象带来的二次危害。

6、抑制雷电装置安装简单。抑制雷电装置重量轻、设备结构采用全固化器件,解决了易损和老化的难题,无使用维护的特殊要求,便于安装在不便攀登的较高建筑物(塔)顶或移动升降支撑载体上。

全新防雷技术雷安通无源主动抑雷装置简介

图 1 抑制防雷技术优势示意图

全新防雷技术雷安通无源主动抑雷装置简介

图 2 抑制防雷技术优势保护范围示意图

四、产品实际 应用 案例与 效果

1 、海军某部在渤海北惶岛上安装的抑制雷电设备( 军用)

全新防雷技术雷安通无源主动抑雷装置简介
全新防雷技术雷安通无源主动抑雷装置简介

图 3 海军某部在渤海北惶岛上安装的抑制雷电设备

该岛位于渤海的中心,北隍岛属于雷电聚集区域, 并出现雷击亡人事故,给岛上人员造成极大心理恐慌。抑制雷电设备安装后无雷击发生。

2 、某卫星发射基地安装抑制雷电设备应用效果( 军用 )

全新防雷技术雷安通无源主动抑雷装置简介
全新防雷技术雷安通无源主动抑雷装置简介

图 5 2017 年 5 月某卫星发射基地安装抑制雷电设备

该地区特殊地理环境每年强雷暴天气极端,安装后防雷暴效果非常明显。2017 年 8 月中旬,在有气象资料记载以来,出现局地罕见强雷暴天气过程,连续 3 天出现雷电天气,其中 8 月 12 日最为典型;在 13 个小时内累计降水 70mm,云地闪电和云间闪电达到 21435 个,雷电监测定位网数据显示:落雷强度 :1.67 至 90.26KVA 平均雷电强度:12.642KVA整个雷暴过程横贯保护区域,经雷电监测网记录查证和现场实地查看,未见保护工作区域内设备损坏和雷击发生,电磁干扰明显减少。

雷电记录仪统计表和雷电监测网定位数据图如下 :

全新防雷技术雷安通无源主动抑雷装置简介
全新防雷技术雷安通无源主动抑雷装置简介

落 落 雷 雷 区 区 域 域 分 分 布 布 图:(雷电监测定位网数据)

全新防雷技术雷安通无源主动抑雷装置简介

注:红色闪电符号为云地闪电雷击点,绿色圆圈为保护范围,中间蓝色图钉为设备安装位置;实

践证明:保护范围内没有落雷。

3 、 国家电网辽宁分公司在高压输电线路安装的抑制雷电设备 ( 民 用 )

全新防雷技术雷安通无源主动抑雷装置简介
全新防雷技术雷安通无源主动抑雷装置简介

图 4 国家电网辽宁分公司在高压输电线路安装的抑制雷电设备

2017 年 6 月,“国家电网科研项目拒雷技术与应用科研课题”在辽宁省220Kv 丹凤线高压输电线路安装 10 台抑制雷电设备,经过 2 个雷雨季节实际考核验证,应用效果超过预期,并通过专家组的验收。

4 、 江西樟树 中学( 民 用 )

全新防雷技术雷安通无源主动抑雷装置简介

江西省樟树市重点中学位于樟树市东经 115.53 度;北纬 28.07 度,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江西省中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处鄱阳湖平原南缘与赣州中丘陵的过渡地带,近几年异常天气增多,雷电活动异常频繁,自安装抑制雷电设备,没有发生雷击事故。典型天气过程: : 2021 年 6 月 3 日- - 7 月 19 日国家气象雷电探测数 据 17602条 ,江西省漳树市气象站周边30公里范围内共探测到闪电8801次,其中 :云闪 2222 次,云地闪 6579 次。

全新防雷技术雷安通无源主动抑雷装置简介

国家雷电探测网雷电分布

全新防雷技术雷安通无源主动抑雷装置简介

六、产品支撑证明

全新防雷技术雷安通无源主动抑雷装置简介
全新防雷技术雷安通无源主动抑雷装置简介
全新防雷技术雷安通无源主动抑雷装置简介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