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HR培训存在的5大常见问题

2025-04-13 07:08:52

1、飚颇壶颟培训具有被动性 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也象其它部门一样,习惯于下计划。在实行市场经济的今天,这种现象并迨藻悃顼没有消除。一些主管部门出于好心,在年初以红头文件的形式下达培训计划,具体到培训班的人数、时间、参加对象、学时等,详细得很。有的主管部门还把培训任务完成的情况作为考核干部工作的绩效依据。于是,有的基层单位在工作紧张的情况下,对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任务不敢不派人参加。有的生产一线的人员实在抽不出来,就派一些工作任务不足的人参加。这种情况在中国相当一部分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2、对培训投入较少 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只是简单培训,应付当前需要。加之,培训对企业的产出影响不很直接,所以,一般而言,企业对于培训往往不够重视,不愿做过多的投入。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要将总收入的1.5-3%用于员工培训,而中国则是职工工资总额的1.5%用于培训。而且,就是这一点计划投入还被经常挪用或成为企业领导人个人买文凭的储备金。投入不足,不重视,主观上将企业培训机会作为赏赐,这是中国企业的通病。

3、培训存在盲目性 培训工作缺乏系统化和规范化,培训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多数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内容仅停留在简单的技能培训上,多以应急式的业务培训为主。培训方式也很单一,主要采用课堂教学法。培训项目制定不规范,很少做到全面、准确地从素质要求、知识结构、能力出发来制定培训需求。另外培训时效性差,不能紧跟形势的变化来合理安排培训计划。因而,往往不能充分调动员工培训的积极性,难以收到预期理想的效果。

4、未从战锐瞒噌澡略角度对待和实施员工培训 中国一些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工作只是一种点缀,培训机构是企业的"花獠錾演涟瓶",有些企业甚至认为,没有培训中心的若干人,企业的工资、奖金、福利开支还小些,日子还好过些。这种短视的眼光将来肯定要吃亏。大多数企业培训临时性、突击性很明显,不重视培训的实际效应。 相对于我国的一些企业管理者而言,国外一些企业家的眼光就深远得多。日本松下公司领导人松下幸之助说:"松下是制造人的,兼之制造电器"。日本三洋公司领导人讲:"三洋首先是生产优质的人,其次是由优质的人生产优质的产品"。美国的卡内基也说过,只要留下我的人,四年以后,我还是钢铁大王。

5、培训趋于形式化 中国企业培训的被动性和盲目性决定了企业培训的形式化。往往企业在各类的培训过程中不是主动地探求一种最适合自身的培训方式、最适合自己企业需求的培训内容。这种不切实际的、形式化的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只会给企业带来负面的和不良影响的效应。在实践中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会议式、休闲式、旅游式、充数式。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