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词语是糊里糊涂。
糊里糊涂 [ hú lǐ hú tú ]
释义: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袷蜍滇刷模糊不清的状态。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一回:“至于那以后的批评,糊里糊涂预写下的,灵不灵哪个去管他呢。”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指对事物认识不清
造句:糊里糊涂是办不好事的。
近义词:一头雾水、稀里糊涂、浑浑噩噩、摸不着头脑、没头没脑、胡里胡涂、恍恍惚惚。
反义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笔顺
扩展资料:
一、稀里糊涂 [ xī li hú tú ]
释义:
1、糊涂(程度略轻);迷糊。
2、马马虎虎;随便。
出处: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八段:“他是睡大觉不成,怎么稀里糊涂的?”
二、浑浑噩噩 [ hún hún è è ]
释义:原意是浑厚而严正。后用以形容质朴天真。现多形容糊里糊涂,什么事也不懂的样子。噩(è)。
出处:汉·扬雄《法言·问神》:“虞夏之书;浑浑尔;商书灏灏(hào;广大。)尔;周书噩噩尔。”
白话译文:汉·扬雄《法言·问神》:“记载唐尧、虞舜、夏禹事迹的《虞夏书》深厚、严肃而质朴,记载商代事迹的《商书》则是漫漫而已,周书则严肃正大。”
三、摸不着头脑 [ mō bù zháo tóu nǎo ]
释义:指弄不清是怎么回事。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十回:“当时同多九公议定,把兰音,若花送了过去。二人摸不着头脑,又不敢违拗,只得暂且住下。”
四、没头没脑 [ méi tóu méi nǎo ]
释义:
1、(说话、做事)头绪不清或缺乏条理。
2、没有来由。
3、指不顾一切。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八回:“这些人虽常在这里,却是散在各处,这一会没头没脑,往哪里去捉?”
五、胡里胡涂 [ hú lǐ hú tú ]
释义:形容不明事理或对事物的认识模糊。
出处:鲁迅《伪自由书·新药》:“不过对于误服这药的病人,却能够使他不再寻求良药,拖重了病症而至于胡里胡涂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