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通济桥和王阳明故居旅游经验
横跨浙江省余姚市城中的姚江之上,沟通余姚南北两城的通济桥,如长虹卧波,气势雄伟。通济桥又名舜江桥。由于它是姚江上最长最高的桥,故被称为“浙东第一桥”。 王阳明故居地处余姚城区传统历史街区武胜门路西侧,阳明西路以北。故居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在建筑设计和营造上反映出明代浙东官宦建筑的一些典型特点.
1 通济桥
1、
2、 据《余姚县志》载,该桥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1041年-1048坎怙醣秸年),原系木桥初名德惠桥,木结构。后又改名为虹桥,屡建屡毁。元至顺三年(1332年)改建成石砌三孔桥,定砘捃坑聒名为通济桥。 通济桥全长90米,高大雄伟,桥旁立了一块石碑,上面题道:“海舶过而风帆不解”八个字,便足以证明。北宋时王安石任鄞县县令时旅行至此,更是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山如碧波翻江去,水似青天照月明。唤取仙人来此住,莫教辛苦上层城。”现存的桥是清雍正七年至九年(公元1729一1731年)重建,用木椿2100根,人工约4万,全长约90米,共106级。
2 王阳明故居
1、
2、 主次建筑分布有序,饰件素雅。整个故居既给人以庭院深深之感,又不失瞿搋村乇端庄和典雅之气度。故居建筑自南至北沿中轴线分别为门厅、轿厅、砖雕门楼、大厅及瑞云楼、后罩屋。 硷增浑叶 王阳明故居的主体建筑——瑞云楼为重檐硬山、五间二弄的二层木结构楼房,有先人端云送子传说,故名端云楼。楼下明间檐下悬有史树青先生题写的“瑞云楼”匾,明间前檐柱的楹联为“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万人师”,内檐柱的檐联为“曾将大学垂名教,尚有高楼揭瑞云。”
3 旅游提示
1、
2、 通济桥[交通]:余姚市区公交均可到达。[门票信息]:无 王阳明故居[交通]:位于余姚城区龙泉山北麓、阳明西路以北的武胜门西侧[门票信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