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梳理SIPOC

2025-04-06 10:27:46

梳理SIPOC实潢廿笪安际是按照COPIS的顺序完成的,即从客户Customer开始,到输出Output、到流程Process,再到输入I居殂菘桡nput,最后到供应商Supplier。

1、确定客户Customer:能为客户创造价值是流程存在的最主要依据,所以客户及客户需求(VOC)的识别和理解是界定流程的关键。SIPOC图上,客户可以是接收本流程输出的人或团体,也可以是下一个流程。这里的客户,不仅包括直接客户和间接客户,也包括内部客户和外部客户。识别客户经常会由于以下局限而进入误区:只站在部门或个人职责的角度界定客户。这会忽略由于本人或本部门处于某流程的其中一个片段而忽视自己的职责。比如,销售部门在销售过程承担了将用户需求转化为订单的角色,而订单的接受者―执行订单的工厂往往很难被销售定义为“客户”,反而把自己作为用户的代言人在不断强化工厂的“供应商”角色。基于这样的思想,销售部门便难以把“订单”的质量、准时交付作为自己的职责进行管理和改善。很多公司苦于客户订单信息不完整、不清晰甚至错误等原因不得不面对频繁的设计更改、质量缺陷、延迟交付等问题,根源就在这里。没有从流程的角度界定客户。还是上面的例子:用户需求-订单生成-生产产品-用户,这是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对于销售部门来讲,“用户需求-订单生成”是其职责,因而订单的接收者“工厂”便应成为其客户;而在“生产产品-用户”的环节上,销售部门自然可以作为用户的代言人发出客户的声音。这是两件事情。由于没有明确的流程而忽视客户。忽视产品或服务接受者以外的其他客户,比如对于生产产品的车间,不仅下游发运部门是客户、最终用户是客户,提供成品检验服务的质量部门也应该是客户。由于在流程中同时充当了供应商和客户的角色而不被当作客户或供应商。例如“员工费用报销流程”中,员工既是提供发票和报销单的供应商,也是接收报销费用的客户,因此在SIPOC里,员工既是Supplier,又是Customer,而负责报销流程的财务部充当的只是Process Owner(流程负责人)的角色,并不是客户。通常,我们可以用AEIOU原则有效避免客户的丢失:

A = 产品/服务的接收者

E = 产品/服务的评价者

I = 产品的安装者

O = 产品/服务的拥有者

U = 产品/服务的使用者

2、确定客户需求Output:我们的顾客真正需要什么?正确认识这一点显然有助于我们对流程的定义。例如,就产品需求而言,应明确我们的最终产品或相关服务有什么样的特征或特性对于我们的顾客满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就服务需求而言,我们应建立什么样的标准来对待顾客或与顾客交往?为了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应有一个收集、使用顾客信息和市场信息的体系,因为对于满足今天的顾客需求、吸引新的顾客、预见明天的顾客需求和发现重要的机遇来讲,外部信息的重要程度日益增加。不要忽视服务需求,即便是产品制造企业,同样存在着顾客对服务的需求,所以我们应在同一高度上对待产品需求和服务需求。而今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在顾客需求分析上下工夫,因为他们明白了企业的利益源于何处。SIPOC图上一般只列明关键输出(KPO),输出不般不超过3个。对客户需求的描述必须符合具体、清晰的原则,并要明确客户是如何衡量输出的质量和交付要求的。通常客户要求可以概括为QCDS四个方面,即质量Quality、成本Cost、交付Delivery和服务Service。这四个方面越明确越好。当然前提是必须与客户达成共识。

3、流程Process:在SIPOC里面可以不必关心流程的具体步骤和过程,但是流程必须直接对应每一项Output。也就是说,每一个Output必须找到制造它的流程,不管流程是否存在书面界定,也不管流程是否清晰(这些可以作为今后的改善点),至少要给出一个流程的名称。SIPOC中的流程(Process)最好是以区块图来显示,每块区块代表主要活动或次级流程;就企业的高层级流程而言,即使是这些流程方块,也要在多数时候维持它们的宽广和跨功能性质。4、输入Input:流程的输入可能很多,但图上所显示的应是最关键的输入(KPI),如制造工厂最关键的输入是零件、原材料,酒店的最关键输入是客户服务请求等。流程的输入可能来自外部,也可能来自本人或内部。绘制SIPOC时,内部输入可以作为流程输入(KPP)进行界定,也可以把自己列为供应商放在KPI范畴。与KPO一样,KPI和KPP也必须从QCDS四个角度进行明确和定义。

5、供应商Supplier:SIPOC绘制时,供应商可能很多。如原材料供应商、设备供应商、资料供应商等,在图上所显示出来的应是关键的供应商,即流程的加工/服务对象的供应商。但是对于每一个关键流程输入KPI,必须明确其对应的供应商Supplier。

此外,在进行SIPOC梳理时,必须注意流程Process层级的对等性,以保证各个SIPOC之间的对应与对照。比如,如果按照部门层级梳理SIPOC ,所有SIPOC都应在部门层面进行梳理,这样才能有效界定部门之间的职责边界和上下游关系,并通过界定的Iuput和Output形成共识。如果按照流程分段进行SIPOC梳理,最好绘制完整的流程图,然后分段进行梳理,否则容易造成混乱。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