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枫泾古镇自驾游手册
1、 枫泾古镇 上海出发往沪杭高速,枫泾总是必经之地,印象中已近嘉善的枫泾属于浙江,不曾料想小小古镇是在上海金山的版图内。在枫泾收费口过后2公里就能抵达古镇,以前无数次从她门前匆匆而过,这天我们拐进连接的320国道,从第一个红绿灯右转,水乡情幽不在远方,随着高大“枫泾”牌楼赫然亮相眼前。
2、画里画外民生百态 牌坊直走,路标指示前方250米就是旅游区,却先遇见了三叉路口,举棋不定间询问路人,向左向右都可以走通,于是向左走到丁蹄作坊,见识一下好吃的丁蹄怎样做出来。而后沿着街市往古镇里走,路两边繁荣热闹,许多商业小铺和小吃店,人来人往,过了马路不多会儿突然小巷幽深起来,外围热闹,里弄幽深,如闺秀含蓄典雅。 别小瞧了这古镇,画馆、名居、老商铺几十米就能撞到一个,文化气息很浓郁,北大街静静的巷子里,有丁聪漫画陈列馆;和平路上坐落着“红胜火”农民画展厅,遇见了画主人陈修,色彩绚烂的乡土生活场景竟出自于这位秀雅的女子笔下;和平街上的“三百行”博物馆,从古至今的灯和篮子,全被聚集一堂,三百六十行也被图文并貌展现于此;古戏台还没开演,喜庆音乐已喧天热闹,这里其实是城隍庙广场,贴街临河,戏台对面有家晨社茶馆,当地人老人三三两两地在阳光下看景、喝茶、聊天,与农民画里浓郁的生活气息遥相呼应。TIPS: ◆金山区枫泾古镇成市于宋,建镇于元,已有1500多年历史,所谓“三画一棋”,即漫画家丁聪、国画大师程十发、围棋国手顾水如、金山农民画等文化民俗在这里可以找寻。贴水枕河的民居散发出水乡情韵,质朴生动。
3、雕梁画栋岁月悠悠 穿梭游走在古韩痕郯篡巷幽弄,一幢幢木楼花窗,一只只竹篮,一盏盏明灯,三百六十行当,深邃的帛镢宜嗣防空洞,军大衣、毛主席像章、粮票、布票,救火会……仿佛踏入了时光隧道,不觉今夕是何年。古镇西首的枫泾三桥,清风桥、竹行桥、北丰桥,三桥相连,连接河岸茶楼、长廊,串起众多的景观,从和平路登上镇东的泰平桥,这座古镇上最高的桥,俯视桥廊风光,长长黑色廊棚逶迤地沿河铺展开来,大红灯笼高悬屋檐,雕梁画栋,廊下有人家门户敞开,聊天、做生意,一幅幅平实的生活场景。桥下的市河很清澈,此水由天目山而来通往黄浦江,清代中后期这里交通便利,商业繁荣,舟船停泊,码头堆货,形成这半岸廊棚,可蔽风遮雨,下雨不湿鞋,盛夏不撑伞。TIPS: ◆枫泾古镇保留完好的建筑群有和平街、生产街、北大街,市河成丁字形垂直,向三面河道望去,一望三座桥,三望九座桥,三桥景区的两岸,老屋河埠、石桥流水、浓厚的古色古香味道。
4、古镇美食串串吃 一路走来,吃了状元糕,嚼着豆腐干,拿着萝卜干,拎着丁碲,走到传说中的“唔呶喔哩”,眼前一惊,“好兴致”,枕河的街边,也就是饭店门前的廊棚下竟然有一桌人在兴致勃勃地喝酒吃饭,眼见绿绿水芹,忍不住口水暗流,一大块豆腐状的东东上整齐的小孔里冒着热气,名曰“吴越豆腐”,连豆腐都非同凡响,中午吃定这里了。河边怕冷,我们选择了里弄,掀起蓝布印花的门帘,只见人影穿梭,灯笼高悬,瞧见长廊里两边小厅包间,中间石桥流水相间相连,不仅融入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店家巧妙利用空间,在竹筐里盛着河鲜置于水中。不等菜谱上来,脱口就问螺蛳、蚬子有吗,剽窃一下别人的点菜创意,点个吴越豆腐、水芹干丝,另外要了门前水篮里的昂刺鱼,还有糖醋排骨、菌菇汤和咸菜肉丝面,满满一桌扫荡一空,再回首记住:古镇中心生产街65号“我家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