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嫉妒别人时,6个妙招效果好家长要记牢!
1、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总喜欢拿孩子的短处与别的小朋友长处作比较,常会说:“小丽考试得了一百分你为什么考不得?”“小宇的画获了奖你浔秣醚溺却不会画画。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刺激孩子进步,其实这样做的结果让孩子容易把敌对情绪针对那个受到表扬的孩子,甚至不惜放弃友谊来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身不同的特点,对不同的孩子做出同样的比较,显然是不合理的。既然嫉妒是来自不如别人的自卑,那么对比中的不当只能点燃孩子心中的妒火。
2、有的孩子在与别人的竞争中,获得了成功就会沾沾自喜,看不起人,而一旦比不上别人就会认为事事不如别人,产生嫉妒的情绪。当孩子有嫉午越酡娟妒之心时,父母首先要肯定他的情绪,当孩子的情绪得到认同时,孩子的愤怒也就慢慢地消失了。这时候家长应多关心、注意孩子,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要让孩子懂得他不可能拥有生活中的所有优势,当自己在某些方面即使超过了竞争对手,对手的优势并没有因此而减少,价值依然存在。反之也会如此。让孩子懂得无论自己成功与否,都要与人分享成功的喜悦。
3、作为家长平时要留意自己的言行,当好榜样,以身作则。家庭成员之间不能相互猜疑或当着孩子的面去议论别人、贬低别人,对邻里、同事等人取得成绩和财富时更不能横加指责,甚至恶语中伤。在平时学习中,引导孩子与自身相比,让孩子把自已过去当成一个超越的目标,让他真正体会“进步的含义”,当孩子完成之后,要及时地进行总结和表扬。
4、在生活中家长要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嫉妒,让他有深刻的体会。然后让他理解嫉妒对人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最后告诉他嫉妒心理是普遍存在的。要理性处理,不要因为产生了嫉妒心理而自责,从而产生心理压力,也不要因为嫉妒而做出对他人不利的事情来,通过努力追求你想要的才是正道。
5、家长要经常和孩子谈话,随时了解孩子心里的想法。孩子取得成绩时如此,遭受挫折时更应如此,帮助孩子找到挫折的原因,进行心理和情感交流。因此要通过发展孩子的兴趣和才能,来培养和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同时要注意不要对孩子提出过高的期望。如果不注意孩子的年龄特点及孩子的兴趣爱好,一味要求过高过严,孩子会因自己实现不了父母的期望而得出自己“无能”的结论,感到自卑。
6、家长要做到正确评价孩子。不能因疼爱和喜欢就对孩子的品德、能力过分赞赏,也不能因自己的孩子在某方面不如别人,就经常埋怨、指责孩子,而应当帮助孩子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当孩子犯错时,也不能大发雷霆,而要帮助孩子认识错误,教育孩子勇于改错。让孩子多参与合作性的活动,在群体中孩子逐渐学会关心和爱护别人,学会了合作与分享,学会了向他人学习,就会放宽心胸,减少嫉妒。
7、如果家长能正确对待并及时抑制和消除嫉妒心理的产生和滋生带来的消极作用,努力让孩子形成一个健康心理品质,这无疑是给他们今后的成长道路铺上了一层坚固的基石,也可以成为指引他成长航向的指标,领着他通向成功的彼岸,从而使孩子成长为心理健康的、人格健全的、全面发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