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学生如何过暑假

2025-04-11 12:57:03

7月,中国学生的暑假茧盯璜阝就要到了。暑假意味着放松和休闲,可是,对于中国的孩子们来说,大多数其实并未真正享受假期的快乐。他们在家里不得不做永远也做不完的作业,不得不呼鳏魇杰上那些莫名其妙的兴趣班、补习班,暑假成了他们的第三学期。中国的父母总是在想尽办法让孩子学习、学习,不停地学习,可您曾想过,过分逼压式学习,只会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

  怎样让孩子度过一个内容丰富、心情舒畅、形式多样的假期生活是困扰不少家长的难题。不妨看看国外学生怎样度假,也许能给家长们一份启迪。

  加拿大:夏令营已成产业  上夏令营是加拿大中小学生暑期活动的首要选择。加拿大开展夏令营活动已有七八十年的历史,由于政府监管有力,行业自律严,夏令营发展健康有序,形式不拘一格,活动丰富多彩,已经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产业。  美国:参加社区服务;小孩看电视和打游戏机、上网时间增多  美国青少年放暑假时间从5月中旬开始到9月中旬,可以说是孩子们普遍认为获得新生的自由时段。这个时段当中,孩子们充分在家长的安排下,有的是参加志愿者的活动项目进行公益劳动,有的参加社区公司或者是慈善机构举办的夏令营活动,也有的利用夏季时间打工,一方面熟悉工作环境,同时另一方面来挣下个学期的零用现金。

  但是近期随着技术的发展,美国家长开始为自己的孩子拒绝参加任何活动,将大部分时间花在坐在电脑和电视机前而感到担忧。根据一项统计显示,由于在学习期间被家长严格禁止的活动就是看电视和打游戏机、上网游览等,在暑假开始之后,都分别这种活动禁止的时间大幅度上升,看电视上升49%,打游戏机上升46%,其他的就不用说了,更多的时间是来游览社交网站。

 德国:政府发售假期证  德国每个州的学制有别,假期开始时间早晚不一,但假期都是一个多月。德国学生度假的方式不尽相同,从中可以看出政府在学生假期生活中发挥的引导作用。 芬兰:尽情玩耍  “尽情玩耍,为秋天充电!”——这是芬兰赫尔辛基市青少年事务中心今年暑假活动的宣传口号。在长达两个半月的暑假期间,玩耍成为芬兰基础学校(相当于我国小学和初中)孩子们暑期生活的主要内容。赫尔辛基市青少年事务中心今年在市东郊建造了一个青少年活动公园,6月1日起对18岁以下孩子免费开放,每天吸引约100名学生。

新加坡:培养团队精神  新加坡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高温潮湿多雨,年平均气温24至27摄氏度。当地学生享有长短不一的4个“暑假”,他们利用假期或出国游学开阔眼界,或参加公益及文体活动,了解社会、掌握技能。新加坡中小学校都开设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生在课外活动方面的得分在升学成绩中也占有一定比重。一些学校利用假期对喜欢音乐、舞蹈、科技、救护和球类运动的学生集中培训,例如组织学生野营,让学生在野外条件下学习救护技能,或是带领学音乐和舞蹈的学生排练和演出等。

 日本:假期是孩子陶冶性情独立学习的机会

  日本中小学生的暑假生活非常丰富多彩,我看到邻居的孩子已经从学校拿到了暑假的活动指南,里面有所在地区地方政府、民间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简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报名参加。邻居的小朋友今年就准备去参加游泳馆两周的集训和市立图书馆组织的介绍新书的读书会。其他活动还有夏令营,去农村学习种菜,参观工厂、展览馆、做义工等等。学校里各种学生俱乐部的日程也被安排的满满的,像棒球、网球、足球等体育俱乐部每周都要训练好几次,音乐、美术俱乐部也会组织成员去参加一些暑期的比赛。学校留的暑假作业并不多,一般一天也就是一两页纸的量,另外还会留几篇作文、手工制作或小研究的作业。邻居的小朋友今年准备去买一种昆虫养起来,写出观察日记来完成他的小研究作业。很多高中生还会利用暑假去打工,接触社会积累工作经验赚零花钱。日本的学校和家长普遍认为,假期是孩子们陶冶性情、锻炼意志和独立学习的机会,虽然一些希望进入名校的学生在暑假会抓紧时间去补习班学习。但不参加暑假活动的孩子很少,家长也会尽量多争取一些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在日本暑假全家一起出门旅行的家庭非常多。

法国:鼓励孩子去旅游探索外面的世界

  法国小孩的课业压力算不上大,所以他们暑假的家庭作业肯定不会堆成山。说起法国的孩子们过暑假,真的以玩为主了。一般来说小学生们会跟随自己的父母去度假,近处的话可以去郊外或者周边的小城市,远处的话可以去欧洲的其他国家,或者是飘洋过海去美国、加拿大、中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很多法国家庭都会选择在夏天出去度假,所以孩子们从小受到父母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很少就有暑期度假的概念。

  初高中的孩子们一般来说会把假期分成两块,一部分的时间他们是拿去打工。打工挣钱对于法国初高中的学生来说是一件很稀松平常的事情,通常自己挣来的钱就用来当做和同伴们去旅游、露营的花销。我了解到一些高中生会在暑假开始前就和同学朋友们计划好暑假出游的计划,然后会努力打工挣钱,来给自己的出行备足粮草。

  法国有一句俗语就是说,旅行可以塑造年轻的一代,所以这也说明法国人从小开始就被鼓励去旅游,去探索外面的世界,通过旅行更好的开阔自己的眼界,当然对于需要掌握英语、西班牙语或者德语作为第一和第二外语的法国孩子们,旅行中也可以让他们更好的锻炼自己的口语,往往一次旅行的锻炼比在教室里单纯学习的效果要好得多。

英国:尽情游戏

英国大部分中小学开始放暑假,几乎没有作业,孩子们想的是怎么玩儿。11岁的小雨和9岁的赛赛早早报名参加了“狄更斯戏剧”主题的暑假小组,放假前的两三个周末就开始活动了。小雨和赛赛都是随父母从北京来伦敦的,问起他们暑假小组的活动怎么样?两人都快乐地回答:“很好玩!”

其实,这个活动小组只是当地社区一个“凤凰复活”慈善基金会诸多少儿活动的一部分。基金会总经理简·里迪福德女士告诉笔者,他们在社区组织的少儿活动分为两类:一是亲近自然。通过野营,把孩子带离水泥城市中电视、电话化了的生活,回到大自然中,观察美丽的野生植物、动物。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搭小帐篷,劈柴、做饭,采摘蔬菜、水果,自己动手创造生活。二是培养责任感。戏剧小组、艺术小组不仅教会他们一些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一些主题活动,让孩子们认识自己生活的社区,增加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主动为社区作些贡献。

韩国 “修学旅行”

每年到了暑假,韩国各地大、中、小学生都会组团参加被称为“修学旅行”的各种海外考察、旅行和进修活动,以拓宽眼界,增加阅历。例如,由50多名大学生组成的“云岩抗日运动探访团”将沿着韩国著名独立运动家金星淑(字云岩)上世纪30至40年代在中国展开抗日独立活动的足迹,分组考察上海、苏州、南京、武汉、广州、重庆和北京等城市。另外,从2002年起每年组织、由100名大学生参加的“东北亚大长征”,已考察中国北京、上海、长白山等地以及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

据悉,韩国的修学旅行制度始于1900年,普及于上世纪70年代之后。几乎每个韩国人都在学生时代参加过各种类型的“修学旅行”,这种旅行已成为韩国独有的社会文化现象,被认为是青少年走出课堂、增长见识和交友的良好方式,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近年来,除了传统的观光和考察类型的“修学旅行”,韩国还出现了外语“修学旅行”、体育“修学旅行”、电脑“修学旅行”等全新的形式,在让学生们走出校门和家门的同时,培养他们对于外语、体育、电脑等各方面的兴趣,寓教于乐,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