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公务员考试《申论》思维
1、解构公务员考试“申论思维” 2010坎怙醣秸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规定:“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主要通过应试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由此可以发现申论主要测查应试者模拟行政机关工作思路、观点、立场、态度的能力的考试行为,即重点测查模拟行政机关工作的思维。 因此,申论思维主要是行政机关工作中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结合材料就是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现象的“表现、原因、对策”。 那么,在公务员考试备考过程中如何培训申论思维?
2、如何从“社会热点”切入,培养申论思维 分析社会热点是我们培养申论思维极为有效且快捷的途径。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在即,国家公务员网从以下4方面说明了如何从“社会热点”切入,培养申论思维。
3、关注时事热点。阅读《人民日报》、《光明日韫蛛泌尾报》等党报,浏览人民网、新华网等网站,收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新闻类号俗劭蜾节目,还可以阅读《半月谈》、《凤凰周刊》、《瞭望》等杂志。国家公务员网建议大家重点关注中观层面的问题,既不要太大太泛(如国家总体区域规划等),也不要过于过小过细(“泔水油”中黄曲霉素的毒性)。同时,有些热点不必重点关注:一是与外交、国防相关的时政热点,如钓鱼岛问题、美韩联合军演等;二是过度专业化的热点,如金融改革、大连油污事件中的化工清除举措等;三是敏感话题及存在较大争议的时政热点,如法学领域讨论的是否废除死刑的话题等。
4、培养行政意识。分析问题时要站在行政人员的立场思考问题,并尽量接近主流权威的观点。如关于各地粮食价格上涨过快的问题,应该站在粮食和工商部门的角度,首先思考原因是什么,如果自己是相关部门的主管人员,那么应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问题。然后再和权威报道进行比较,找出差别并有意识地加以改进。
5、分阶段分析素材。对时政热点的分析可以先从较为成型的素材入手,如《七个怎么看》,然后进行较为广泛的阅读,培养对时政的兴趣和敏感度。最后要有针对性的进行阅读,可以围绕某一话题,寻找相关新闻事件、政府政策、社会各方的观点、国内外的一些做法等,并按照“表现、原因、对策”的套路对收集的材料进行简单分类筛选,这样就能较为自如的应对申论考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