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s-c裁切是什么意思

2025-03-17 23:13:30

ap衡痕贤伎s-c裁切是基于全画幅的转换裁切系数。

最直观的解释就是同一焦段的镜栳摩狴矮头在aps-c和全画幅上得到的画面大小不一样,同一焦段aps-c会比全画幅小,全画幅的画面更广。这个大小差别就是裁切系数。

裁切系数(Crop factor)是一台相机的画幅相对于参考画幅的比率,通常情况下,这一术语适用于数码单反相机,与之相对应的是把35mm全画幅胶片作为基准。

aps-c裁切是什么意思

裁切系数:

目的在于试图帮助使用单反相机的摄影师们了解他们已有的镜头在新出现的传感器尺寸小于35mm画幅的数码单反相机上是如何表现的。以焦距倍数1.5为例,摄影师可能会说一个50mm的镜头在他的数码单反上的表现好像是一个焦距乘以1.5的镜头一样。

他这话的意思是说此时相机获得的视角和摄影师更加熟知的胶片全画幅相机上的75mm镜头视角一样。当然,摄影镜头的实际焦距是由其光学构造确定的,不会随着放置在镜头后面的传感器幅面而改变。

市面上的大部分数码单反(特别是入门级的)采用名义上的APS-C尺寸的传感器,比标准的24x36 mm (35mm)胶片画幅要小。例如,很多消费级数码单反使用尺寸为15x23 mm的传感器。

其结果是传感器采集到比35mm画幅面积小的图像数据,等效于将24x36 mm胶片全画幅的边角裁掉了。由于上述的裁切,有效视角按照系数从较小的传感器尺寸到全画幅(参考系统)之间成比例地被缩小了。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