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即时通讯产品注重什么功能体验

2025-04-13 00:03:58

产品之道,重在磨砺细节,小编现在分享一个产品打磨细节的案例经验。

工具/原料

智能手机/PC

用户体验的重要性

1、对于产品人来说,产品就是自己的孩子,为了产品也能持续百年地服务于企业协同办公、降低沟通成本,可谓历经千锤百炼。市场上的企业即时通讯软件五花八门,功能大同小异,使用方法却各不相同。尤其是一些重量级软件的操作很复杂,企业内部推广使用的培训成本很高。

企业即时通讯产品注重什么功能体验

1、论细节,笨工匠才能做出好产品

1、产品讨论会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小木匠,不善言谈,做活也很慢,因此日子过得一直很清贫。后来一个同行发现他在做桌子时,把抽屉的里面和背面也打磨的很精致。同行告诉他这是白费力,因为别人根本看不见。小木匠低着头,一边继续打磨一边告诉同行:“别人看不见,我却看得见。”一个产品的升华,就是从这别人看不见的些细枝末节开始的。

2、(1)打破潜规则在过往的即时通讯产品中有个潜规则,就是不设“已读回执”功能。很多时候,我们发了消息却不知道同事是否看到了(或者看到装作没看到),这会影响办公者接下来的判断和决策;有未读提醒,成员就能掌握消息传达情况,进而有真对性的跟进和部署,减少企业沟通不畅带来的损失。

3、(2)万万没想到另一个让人拍案叫绝的细节,就是“共享”机制。信鸽的任何一个办公功能(话题、任务、日程、投票等)都能在人员列表中查看全体成员的“接受/拒绝/未读”状态

企业即时通讯产品注重什么功能体验

2、因平台施教,一个功能,多种制度

1、细心的用户可能会发现,很多功能是针对不同平台特别设计的,即使是同一个功能,也会有不同的表达形式。以企业即时通讯软件的基础模块——组织结构为例。移动端的的组织结构重新设计成了适合只能手邙掩镔呔机的切屏效果,通过滑动和触控可以在上下级组织间灵动的切换,易于单手操作。而PC端的组织结构依旧采用适合大屏显示和鼠标点击的树状结构,功能通过右键点击即可实现,调整层级和人员位置只需拖动即可。在手机端,组织添加成员时可以让用户从手机本地通讯录选择;而PC端更是直接可以一键导入Excel表格,一分钟加入成白上千的成员,并自动按照组织结构分组!

企业即时通讯产品注重什么功能体验

3、萃取极致,打磨最适合办公习惯的用户体验

1、微信将用户体验和易用性建立到了很高的标准,必须达到甚至超过这个标准,才能够赢得广大企业用户的喜爱。希望能让所有人像爱上微信一样爱上办公软件。

2、(1)话题讨论“话鞑民略锈题讨论”功能,是企业即时通讯和企业社交网络中的最常用的功能之一,在同类产品中,他被冠以“企业微博”、“会议”或“项目笔记”等不同名称。过去因为大家只在PC端操作,所以话题功能被加入重重设置,如“参与人”、“内容”、“附件”、“权限”、“期限”、“地点”等。当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普及后,这一特点被照搬到了移动客户端。照搬的结果往往都不容乐观。移动手机的小屏幕被电脑端的大量设置信息充斥,严重降低了成员发起话题的效率和积极性。解决方案是:先减后加。手机端的发起话题界面只剩下标题、人和内容。标题是加“*”的。换句话说,起个名字就能创建一个话题,懒得填的内容都可以先抛之脑后。当然,其他所有附加项都可以通过后续操作随时添加;后加的人也可以看到之前的话题内容和附件,让企业员工的移动会议永不“迟到”。

3、(2)办公界面以前孀晏弁钾也用的卡片式界面,就好比说是将每一部分信息用一张方形卡片框起来,所有的信息都填充到其中,一张张卡片组成了一连串的内容序列。对于个人IM来讲,由于卡片中承载的只是简单的个性签名、表情等内容,信息量小,因此卡片式界面并没有什么不妥。但企业即时通讯软件的事务中,无论是日程、话题、还是任务和投票,都含有大量重要信息,在日常办公生活中,卡牌式界面让所有信息堆在一个被束缚的布局中,界面变得臃肿同时,也弱化了信息的显示。在大量重复的绘制、试用和讨论后,选择了一套新的方案:将所有信息平铺在一个开放的底板上,让相关信息自然聚合,让无关信息自然分类。随后为底板设置了一个稍深的背景色,用大块留白和不太明显的线条对信息块进行区分。这样的界面为企业用户打造了一个简约而精致的办公桌,信息显示轻重有度,层次分明,将软件的办公体验提升了一个高度。

4、(3)减轻负担设计者发现,随着网站和应用程序在多平台涵盖了不同的屏幕尺寸,创建多个屏幕尺寸和分辨率的skeuomorphic设计适应性相对较差,对于企业级软件来说,长期使用更会加重用户的视觉负担,分散办公时的注意力。采用Holo视觉设计规范,弱化了之前版本的立体和阴影等拟态视觉效果,整体UI风格趋于扁平化,设计简约,条理清晰,拥有更好的适应性。简单直接的将信息和事物的工作方式展示出来,减少了用户的视觉负担和认知障碍。

经验总结

1、产品的体验需要精心雕琢。在免费的同时,始终以用户体验为重中之重,致力于把产品做的有感情,让使用者像使用微信一样爱不释手。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