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教案——《排序》教学实录及点评

2025-04-13 12:17:00

1、一、趣味导课(课前实物展示随机摆放的烧杯、砝码、绳子)师:同学们,上科学课经常用到一些实验器材,这是一个同学没来得及收拾的实验器材,摆放在这里,给你什么感觉?生:凌乱。生:很乱,看起来不舒服。师追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生:实验材料没有整理。生:这个同学很懒,用完实验材料要整理一下啊!师:怎么办呢?生:把它们整理一下(请一名学生上台整理杂乱的物体,提醒学生整理砝码时用镊子)。评析:科学课要有“科学味”,本节课用科学课上常见的科学器材导入,引导学生很快地进入角色,感觉浓浓的科学味道和科学课的无穷魅力!师:(问该生)你是怎么整理烧杯的?生:按照大小来整理的。师(提问其他两位同学):他是怎样整理绳子的?他是怎样整理砝码的?生:按照长短来整理绳子的。生:按照轻重来整理砝码的。(同步板书大小、长短、轻重。)师:我们把物体的轻重、大小、长短等特征称之为该物体的同一种特征(板书:同一特征),物体的特征是不是只有上面三种?生(迟疑后发言):还有速度快慢生:时间长短师(指着板书问)所以我们要在这里加上?生齐答:加省略号。师小结:像刚才这个同学根据烧杯的大小来整理烧杯,根据绳子的长短来整理绳子,根据砝码的轻重来整理砝码等等,这种根据物体的同一特征来排列它们的活动的活动就是排序。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排序》(板书课题)。评析:教师有效利用“前概念”,将知识的导入与新课的教学融为一体,过度自然,循序渐进,“排序”概念的引出水到渠成。

2、二、探索主题师:前不久,我们学校召开了学生运动会,这是四年级男子50米决赛的成绩记录单,请士候眨塄大家给他们排序。(投影出示表格)四年级男子组 项目:50米决赛师:你是怎么排的?(生汇报)师:刚才是根据什么特征排的?生:速度的快慢生:时间的长短师:他们的成绩用时间来记载的,所以我们说成“时间的长短”师:还能不能按照其他的特征来排序?生:按名次给成绩排序。师引导质疑:我们是给成绩排序啊,名次是在成绩排序以后才产生的呀!生:按照姓名排序。师:怎么按照姓名排序?老师不是很懂你的意思。生:按照姓名的第一个字母或者笔画来排。师:那你是给姓名排序了,老师的要求是给同学的成绩排序,你的想法对吗?(生不好意思抓抓头坐下)师:大家还能根据其它特征给同学的成绩排序吗?生:没有生:只有“时间长短”这一种。师小结:同学的成绩只能按照时间的长短这一种特征来排序。(板书:一种特征)师:我们再来看另一组同学的成绩(投影出示三个不同项目的成绩记录单,请学生进行排序)师:你能给他们的成绩排序吗?生:不能生:不行师:为什么?生:他们比赛项目不一样。生:标准不统一。师:他们有没有按照同一特征来排序?生:没有(许多学生附和)师:小结:在对某一种事物排序时,必须按同一特征来进行。否则,标准不一样,就不好比较了。评析:科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对熟悉的运动会的成绩进行排序,既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又期望学生能从中明确排序时必须以同一特征为基础。师:我们不妨再来实践一下!橡皮——我们同学们经常用到,大家能对你们身边的橡皮排排序吗?下面我们同组的每一位同学都拿出一块橡皮放在一起进行排序。(投影出示实验记录表,学生活动)师:你们小组是怎样给橡皮排序的,请上台给大家汇报一下!生:我们小组是按照橡皮的大小给橡皮排序的,这块最大,其余的按次排开。师:真不错,还有其他方法吗?生:我们还可以按照重量给橡皮排序,这块大的最重,这块小的最轻。师:你汇报了两种方法。老师想问你:为什么都是同一组的橡皮,最后排序结果却不一样了?生:在排序时按照的特征不一样。师:小组其他同学赞同吗:生:赞同。师:刚才这位同学说的真棒!给橡皮排序时,按照单一特征不同,排序的结果就不一样了。(学生高兴的上位,走了一半,又小声说:可以按照橡皮的奇怪程度来排序。)师:这位同学请回,你刚才说可以按照奇怪程度给橡皮排序,是怎么回事,可以给大家讲一下吗?生:每一块橡皮都不一样,这块缺牙缺口最厉害,其它的也有破损,看起来很奇怪,所以我给它们按奇怪程度来排序,可以这样排……(生展示)师:其他同学认同这位同学的想法吗?生(兴奋地喊):认同!师:那我们给这位奇怪同学的奇怪想法来一点掌声吧!(同学们会心地笑,鼓起掌来!)评析:教师的教学机智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小小的“意外”体现了老师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处理得当,带来了意外的收获。建议教师再作延伸:“奇怪程度”实际上是以物体的形状这一单一特征来排序的。师:还有没有不同的排法?生:还可以根据颜色排。这块颜色是黑色的排在第一,其次是这块……(后又有同学上台展示,大都雷同)师:刚才有的同学是根据大小来排的,有的是根据颜色来排的,这次排序和上次给同学跑步成绩排序一样吗?生:不一样师:哪儿不一样?生:刚才是一种方法,现在是几种方法。生:刚才是根据一种特征来拍,现在是根据几种特征来排。师:看来,对于同一种事物,我们既可以根据一种特征来排,也可以根据几种特征(板书)来排序。依据的单一特征不同,排序就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师:刚才我们初步认识了什么是排序,同学们都理解了吗?生:理解了。师:这么有自信呀,下面考一考大家,请你设计一个排序活动,为本组同学进行排序。先小组讨论根据什么特征来排序。然后可以站起来排一排,最后上台汇报明白了吗?(投影出示记录单,并请一位同学读活动要求)(学生活动,教师行间巡视)师:哪一小组上台来汇报一下?生:我们小组是按照身高来排的(5名女生报身高一一排好)师:有几位身高明显不一样的,大家都看出来了,中间的两位身高差不多,你们的数据准确吗?生:准确师:老师还是建议你们两位课后再量一量生:我们还可以按照学号来排(报学号,排好)(这组女生自信大方,动作干净利落,教师引导其他同学给他们报以赞美的掌声)生:我们小组是按体重来排的(5名男生报体重一一排好)师:你们的数据准确吗?生:准确师:老师忘记带一个体重秤了,姑且相信你们,课后你们可以再称一称。评析:学生报的身高、体重的数据真的那么准吗?会不会学生为了上台汇报顺利而虚报呢?该环节的处理体现了教师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但同时也暴露了教师“预设”不足,教师应事先准备好一根皮尺和体重秤,给有争议的学生量一量、称一称就完美了。生:我们小组同学是按照年龄来排的(报生日一一排好)生:我们小组是按照头发的长短来排的。师:真是个有创意的想法,头转过去给大家看看。(生展示)师:刚才,大家设计的排序活动真是五花八门,有按高矮排序的,有按年龄排序的……所有这些都要按照同学的同一特征来排序的。评析:让学生按照自定标准给同学自主地进行排序活动,进一步巩固排序概念,增强应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师:在你的生活或学习当中有没有这样的排序现象?生:同学的学号生:家里人的生日生:商场里商品按价格从高到低排生:雪碧的容量师:你能给大家举例吗?生:大瓶的2升左右,中等的1升,小瓶的500毫升。师:真不错,你平时很善于观察。生:按汽车的大小来排师:详细说说生:大卡车排第一,然后是客车,最后是小桥车!师:说的很好。生:还可以按照汽车的豪华程度来排?师:哦,怎么排法生:排气量大的豪华,然后是中等的,最后是排气量小的。如A 级车,B级车,C级奔驰。师:看来这位同学是汽车发烧友,知识面还真丰富,一般来说,3.0及以上排气量的是高档行政级别桥车,比较贵,价格在几十万或上百万,2.0及以上的是中等档次的,也就是刚才这位同学所说B级车,A级车是家用车,排量一般比较小,在1.6及以下,今天老师来上班时开的就是1.6的小车。生:1.6的省油生:开大车PM2.5超标了。师:关注环保很重要,看来,我们身边的排序活动还真不少呢!评析:这个环节处理的比较精彩,教师不放过学生每一个想法,深入挖掘,拓展延伸。师生良好的互动,将本来一带而过的“鸡肋”内容变成了一道亮色!承上启下,联系实际,让人记忆深刻!师:你觉得通过这样的排序之后有什么好处?生:看起来更清楚生:可以整理信息生:有条理师:下面我们再通过一些排序活动来探讨这个问题(出示一段排乱的风级歌)师:你能从上到下很快的记住它吗?给大家一分钟试试看。(生活动,背诵时学生有一个背了2句,一个背了4句,其他同学有为难情绪,不举手)师:看来有点困难,怎样才能迅速地记住?生:给它排序。(生排序)师:再试着一分钟能记多少?(生活动,背诵时一位女生背了6句,一位男生快速全部背诵下来,其余学生被男士表现镇住,不敢再尝试)师:为什么比以前好记了?生:琅琅上口生:排序后风级歌变押韵了,之前不押韵生:很清爽生:有条理了生:让我们看起来一目了然。师:这个成语用得好(板书,一目连然)师:我们继续来探讨:对声音在物体中的传播速度进行排序。(投影出示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速度,生排序)。师,观察排序结果,你有什么发现?生:声音在硬木中传播最快,在空气中传播最慢。生:排在上面的物体传播速度快,下面的物体传播速度慢师:纠正一下这个同学的说法,是声音在某个物体中的传播,而不是物体在传播。生:上面几个物体都是固体,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快。师追问:下面物体呢,继续说下去.生:盐水是液体,声音传播的慢点,38摄氏度和0摄氏度的空气是气体,传播的最慢。生:可能是空气中空荡荡的,声音不好传播师:声音为什么在空气中传播的慢,这是一个有趣的科学问题,同学们课后可以继续去探索,通过刚才同学们的探讨,现在你发现什么?生: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最后是气体。生:我发现了声音传播快慢的规律。(板书:发现规律)评析:通过整理数据这个活动,使学生亲历排序、寻找规律的过程,从而体悟到排序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使混乱的数据一目了然,便于交流,便于查询,发现规律等,加深对排序的重要性的认识,也为学生以后的科学探究打下方法基础。师:排序是我们在科学研究中经常用到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整理资料的方法。通过排序,不仅可以使原本杂乱的事物一目了然,也更容易发现数据中隐含的规律。比如(出示3张幻灯片)通过排序更容易发现年轮的秘密,年轮一圈表示树的年龄为一年,第三幅年轮图共37圈,在这3副年轮图中圈数最多,表示所在树木获得时间最长。通过排序更容易发现铅笔字母的秘密。H前数字越大,表示铅笔芯越细、越硬,B前数字越大,表示铅笔芯越粗,越软。通过排序更容易发现塑料膜的秘密。根据它们的不同特征,决定了它们不同的用途。比如保鲜袋更透明,伸拉和褶皱效果都比较好,适宜装食物,衣物塑料袋跟保鲜膜恰好相反,适宜装衣物。评析:教师根据本节课的实际需求,大胆改编,将本是实验的内容改成知识点进行介绍,化难为简,匠心独运,形式服务于内容,恰到好处!

3、反思总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排序,我们就要离开实验室了,想一想我们全班同学按什么顺序走出实验室最方便、最有序?生:按照身高来师:那我们从高到低多难排呀,一堂课也排不好呀。生:按照学号来。师:按学号站队也很费时间呀。生:按照小组来,一小组一小组的走。师:已经比较合理了,要注意哪一小组先走,能不能再改进一下。生:按照距离门的远近,一小组一小组的走,这样最方便。师:同学们认同吗?生(齐声):认同。(生按顺序离开实验室)。评析:教师紧紧抓住每一个可利用的教育元素,再次精彩设计,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实践,不仅提升了科学技能,而且体会到了科学的真实,让学习回归生活。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