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表面的气孔是如何形成的

2025-04-19 10:43:59

植物表面的气孔是如何形成的

论文第一作者Anaxi Houbaert解释道:“我们发现,当POLAR和GSK3样激酶共表达时,激酶会定位在质膜,并使气孔前体细胞一侧极化,导致细胞不对称分裂。当POLAR缺失时,激酶就定位在细胞核中,促进细胞的分化。”

支持他们观点的最有力的证据之一来自于配备门控技术的共焦显微镜的研究,这项技术能够使研究人员清除来自叶绿体等细胞器(广泛存在于构成植物叶片表皮的细胞中)的自发荧光,从而极大地提高信噪比,并在叶片发育过程中实现内源性低表达激酶的可视化。

Anaxi Houbaert说:“气孔的发育受到严格的调控,正负反馈环路相互制约,形成一种灵活而又稳健的机制来驱动表皮的发育,但我们却惊喜地发现了POLAR作为一种支架蛋白的作用。我们希望继续研究POLAR家族的功能,并探索类似的支架蛋白是否还调节其它植物组织中GSK3样激酶的活性。”

Jenny Russinova教授说:“我们的研究结果揭示了拟南芥中推动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分子机制。由于GSK3样激酶和POLAR蛋白质家族的同源基因也存在于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中,因此这些同源基因在其它植物中是否具有相同的行为,以及这些基因是否可以作为作物改良的潜在靶点,仍有待研究。

编译:花花 审稿:西莫

责编:南熙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