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文明的中国,还有一些美好的称谓,如:(写三个)

2025-03-15 12:42:48

1、九州

相传禹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冀、兖、青、徐、荆、阳、豫、梁、雍。《淮南子地形》又载:古代中国设置九邗锒凳审个州:神州、次州、戎州、州、冀州、台州、济州、薄州、阳州。后来,九州泛指中国。

2、中华

中者,即是指中原河洛地区(河,黄河;洛,洛水、洛阳)。因其在四方之中,以区别其他四方而称为中国 (古代“中国”与“中原”同义)。后随着历史演化,与各民族不断融合,因此凡属于中华文化范畴的皆属中国。

华者,初源于华胥氏(位于华山之西,今西安市蓝田华胥镇)。《列子·黄帝》有载,华胥生男名“伏羲”,生女名“女娲”,伏羲、女娲生子少典。《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有蟜氏,生黄帝、炎帝。故而,华胥正是炎黄之祖也。

3、华夏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尚书·周书·武成》,华与夏曾相互通用,两字同义反复,华即是夏。“中华”又称“中夏”。

古老文明的中国,还有一些美好的称谓,如:(写三个)

4、海内

海内,是指国境之内,也就是指九州全境。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现在,一般认为大西洋以东太平洋以西算是“海内”。

5、神州

古时称中国汉地为“赤县神州” ;后用“神州”做汉地九州的别称,属于原住民汉族的民族共同地域,面积达360万平方公里。

在《淮南子》中所列的九个州中,其中位於东南方的神州即是中国汉地 ,因为汉地是位于一块被大海所包围的大陆的东南方。

先秦的华夏之域仅限於鲁、晋、齐、郑、蔡、卫等“王之支子母弟甥舅”诸国 。

汉代以後的华夏之域与九州之域的地理范围等同 ,其范围相当於汉地,又有“东夏” 、“南夏”、“西夏”等词称呼汉地内的局部地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